最新发表在《自然-通讯》的研究发现,个体在不同时间点可能记忆力会不同,比如早晨刚醒来时很容易健忘,而过了一段时间记忆力就能恢复。这一过程中,BMAL1基因可能起到重要作用。研究人员在小鼠中发现,BMAL1基因在清晨小鼠醒来前表达最低,在小鼠入睡前表达最高;而记忆测试中,小鼠同样很难在刚清醒时唤起所记下的东西,并且BMAL1被敲除的小鼠该症状要更加严重。
这表明昼夜节律和BMAL1会影响记忆能力,为记忆缺陷疾病的治疗提供了思路。
大量饮酒会增加心脏病风险,但关于饮酒对心脏的具体负面影响的研究仍然有限。在一项发表于《美国心脏协会杂志》的研究中,科学家在2015-2018年间,检测了2525名35~69岁成年人血液样本中的心脏损伤和炎症标志物,结果发现酗酒的人比适度饮酒者心脏损伤标志物高10.3%、心壁伸展高46.7%、炎症高69.2%。
同样类别情况下,一次喝六杯或六杯以上的人心壁伸展标志物高31.5%,这为习惯大量饮酒的人敲响了警钟。
直立人是第一个完全直立行走的人种,约在200万年前出现。20世纪30年代,科学家在印度尼西亚爪哇中部的骨层中发现了12块直立人头盖骨和2块小腿骨,但这些化石难以定年。一项发表于《自然》的研究重新分析了挖掘地点及其周围情况后,给出了上述骨层的确切年代:11.7万年前至10.8万年前。这表明这些化石属于已知的最后一批直立人。这项发现有助于阐明这种古人类在该区域的人类演化中的位置。
最近发布于《环境健康观点》的论文发现,接触空气污染更多的人,患抑郁症的几率也更高。该研究分析了16个不同国家的数据,发现如果空气中PM2.5的数量每立方米增加10毫克,长期暴露在该坏境下的人患抑郁症的风险就会增加10%。研究还发现,空气中PM10数量的短期增长时,自杀率也会随之上升。
研究者认为,尽管他们无法确定空气污染与抑郁症和自杀率的上涨之间是否存在直接因果关系,但这或许能说明,空气污染会对人的身心健康都产生不良影响。
昨日,由欧空局负责的系外行星特征卫星(CHEOPS)从南美发射升空,将进行为期三年的研究。这颗卫星的主要任务是研究附近已知有行星的明亮恒星系统,它将着眼于探索“从超级地球到海王星大小范围内的行星”。CHEOPS的数据可供天文学家分析系外行星的密度和半径,并确定它们是否有大气,这样用以确定是否有可能维持生命的类地行星。
基因损伤积累会使细胞的行为改变,变成早期癌细胞,并最终导致癌症发生,但并不是所有含有基因损伤的细胞都会癌变,最新发表于《自然·通讯》的一项研究发现了其中的原因:含有基因损伤的细胞分裂速度越快,越易变成癌细胞,加快癌症的形成。
急性髓细胞白血病中癌细胞的基因损伤最小,当研究人员将导致该癌症的MLL-AF9基因突变体插入小鼠的基因组时,大部分细胞仍能保持正常,而极少数分裂速度最快的细胞,最终会变成恶性肿瘤。这个研究解释了衰老和一些感染会促使细胞的迅速增殖,增加癌症的患病率。
经专家讨论确认,重庆云阳新田沟组发现的恐龙化石来自一组新的恐龙动物群。
这意味着云阳新田沟组恐龙动物群具有其独特的特征,对于弄清楚整个恐龙演化序列有着重要作用。已查明的化石露头走向上长达18.2千米,分布范围约54平方千米,呈多层位产出分布,时间上横跨中侏罗世早期到晚期。目前,项目组已经开展了化石骨骼形态分类学研究,重庆云阳恐龙化石群化石组合类别丰富,命名了一种新的兽脚类恐龙为“普安云阳龙”、一具新的新鸟臀类恐龙命名为“磨刀溪三峡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