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8年,中国启动了迄今已持续40年之久的“三北防护林工程”,这一原本旨在防风固沙、减缓水土流失和荒漠化的工程,在新的时代背景下与1999年开始的“退耕还林工程”一起被赋予了“减缓气候变化”的新含义,背后的逻辑简单、清晰、令人振奋——植物经由光合作用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将其转为生长所需的碳固定下来,因此通过植树造林可以减少大气二氧化碳,减缓气候变化。
然而,现实世界总是复杂的,生态系统尤其如此。在《知识分子》“气候大会特别策划”系列的第四篇文章里,三位研究森林生态的学者指出,在人类每年因燃烧化石燃料排放的海量二氧化碳面前,森林减少大气二氧化碳的作用即使按照最乐观的估计也是杯水车薪,而且森林对地表反照率的改变,可能会加重高纬度地区的暖化情况。因此,减排仍然是应对气候变化的首要之事,不应过分夸大植树造林在减缓气候变化上的作用。
森林占全球陆地面积(除去南极洲)的三分之一,不仅能够提高生物多样性,为野生动物提供重要栖息地,也为人
类提供了审美和休憩的场所,并且能保持水土,提供木材,以及固碳。由于森林的众多益处,植树造林已经成为了全人类的共识。2011年,由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牵头,众多国家参与的《波恩挑战》(Bonn Challenge)提出了在2020年恢复1.5亿公顷已退化土地、并在2030年恢复3.5亿公顷的目标。
除了保护自然生态平衡,不少研究提出要利用植树造林来作为应对气候变化的手段,因为森林和其所在的土壤一起存储的碳量比大气中二氧化碳总量还要多。除去我们通过化石燃料排放的二氧化碳以外,人类文明发展带来的土地利用变化,例如森林砍伐、开垦农田等,已经释放了陆地生态系统中大约200Pg碳,而植树造林可以让陆地生态系统重新吸收这些二氧化碳。
最近,《科学》上一篇争议极大的论文做了一项估算:如果把地球上可以种树的地区都种上树,大约有200 Pg碳可以存储在森林里面,大约占人类从工业革命到现在总排放量的⅓。如果真的如此,显然植树造林会是一个应对气候变化强有力的武器。该项研究的作者声称“这是迄今为止最有效的应对气候变化的手段”。
事实是否真的如此呢?回答这个问题,首先要从森林对气候的各种反馈作用说起。森林和气候森林主要通过两方面来影响气候:生物地球化学作用(biogeochemical effects)和生物地球物理作用(biogeophysical effects)。这些作用往往对气候会产生相反的效果——有的使地面温度升高,而有的使得地面温度降低。
1. 森林的生物地球化学作用主要是通过光合作用来降低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每年森林净吸收碳量(光合作用减去呼吸作用)大约是3 Pg碳。在化石能源排放(目前约10 Pg碳/年)的大背景下,植树造林对大气二氧化碳浓度的影响实际上是非常有限的。同时火灾和森林砍伐大约会抵消掉1 Pg碳。2 Pg碳看起来是一个不小的数字,但森林能起到的减缓气候变化的作用实际上杯水车薪。
2. 森林的生物地球物理作用主要是通过调节反照率和蒸腾作用来影响气候。植物在进行光合作用的时候吸收二氧化碳,但同时水蒸气也从植物进入大气。这样的蒸腾作用能有效地降低森林的温度,就像我们夏天往手臂上洒水一样,一阵风过后手上能感到一丝凉意。因此,当水分充足的时候,森林的蒸腾作用能让局地气温降低。但是,蒸腾作用在降低局地气温的同时,可能会带来一个副作用,那就是改变地表径流和土壤水分。
通过蒸腾作用,植物相当于把降水“还给了”大气。最近一些研究表明森林通过增加蒸腾,可能会减少全球很多地区的地表径流或者土壤湿度。对于干旱地区(或者未来可能变干的地区)来讲,这可不是一个好消息。
森林的地球化学和地球物理作用还会复合起来影响气候。森林除了吸收二氧化碳和释放水分以外,还排放一些挥发性的化学物质。这些化学物质统称植物挥发性有机物(Biogenic 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 BVOC)。BVOC会增加空气中的气溶胶。这些气溶胶能够散射或者吸收太阳光,因此对气候的影响很复杂。
讨论森林对应对气候变化带来的反作用和鼓励砍伐森林是两回事。没有人会否认森林对改善环境起到的关键作用,但我们需要认识到森林对减缓气候变化作用有限,我们应该在扎实的科学研究结果的支持下,合理地实行适合当地自然社会环境的绿化政策,使之成为一种改善环境的有效手段。
中国在过去几十年里实施的植树造林政策取得了巨大的成果,也走了不少弯路。最近《自然》杂志上一篇关于中国退耕还林还草工程(Grain to Green Project)的文章引起了不少争议。从气候变化的角度来看,这个工程的成果如何,未来又会怎样呢?
植树造林在中国:成果和隐忧植树造林以及退耕还林还草政策已经在中国取得了肉眼可见的效果。
自从1978年以来,三北防护林计划在中国北方十三个省、市、自治区种下了660亿棵树。NASA的卫星数据显示,尽管中国的植被面积仅占全球的6.6%,但是2000-2017年间中国的叶面积(leaf area)增长却占到同期全球增长的25%,其中一大部分(42%)是森林的增加带来的。这些森林主要分布在黑河腾冲线以东的地区。
从1982年到2016年,中国北方地区的植被覆盖增加明显,并且主要是由较为矮小的植被(short vegetation)带来的。中国政府计划在2050年以前在黄土高原再投入588亿元用于退耕还林还草。截至2019年,中国的森林覆盖率达到了22.96%。
维持植树造林的成果需要看未来气候变化的趋势。在某些水资源缺乏的地方(比如黄土高原),植树造林可能已经到达极限。
2016年,《自然-气候变化》发表的一篇关于黄土高原植树造林的研究论文就是关于这个话题。研究人员发现黄土高原能承载的植被可能已经到达了上限。而人类活动(比如地下水开采)或者气候变化带来的干旱化可能会使得这些森林的固碳能力在未来大大下降。最近《自然》的一篇新闻报道表达出对中国植树造林的担忧,特别是在干旱半干旱地区。
选择合适的植物和治理手段相当重要。在干旱缺水的地方,灌木或草才是更适合的植物。
一系列研究表明在干旱半干旱地区植树造林需要适度:过少的植被会导致水土流失和生态系统恶化,而过多的植被(40~50%以上)也会影响生物多样性和水土保持。总体上来讲,植树造林的其他环境影响(地表能量平衡,水资源,大气环境)的研究还不够完善,特别是在干旱半干旱地区。随着政府在这方面投资的进一步加大,相关的科学研究需要进一步跟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