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周末,美国首席科学家为你解答:脑死亡可以逆转吗?
过去,人们对死亡的定义很简单,当一个人呼吸停止、心脏停跳几分钟之后,这个人便被认为去世了,因此,死亡的时间界限十分清晰。然而,在二十世纪中叶,随着呼吸机和心脏起搏器的问世,一切都变了。现在的重症监护系统,可以使人维持心肺功能,这个过程不用完全依赖大脑控制。
为了界定生死,著名的《哈佛医学院特设委员会报告》在1968年将死亡定义为不可逆的昏迷,也就是大脑功能的丧失。到1981年,这个建议还被写入美国《统一死亡判定法案》,具备了法律效力。这部文件中,死亡被定义为不可逆的循环、呼吸系统功能衰竭,或脑功能丧失。自那时起,人们迅速且广泛地接受了脑死亡的概念。
尽管脑死亡是关键的死亡定义标准,然而这个标准并不能使临床诊断变得简单,因为个体在脑死亡后,身体依旧会进行许多生物学上的运转。事实上,脑死亡的身体能够“存活”或者“维持生命”数小时到数天,甚至更久。
在科技高度发展的今天,生物学和医学仍然缺乏一个一致的、明确的生死定义。在未来,这个问题可能会更加复杂。
因为在今年4月,《自然》杂志发表了一项令人瞩目的研究,科学家利用灌注系统,恢复了死猪的大脑的部分功能:脑内的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网均能正常工作,甚至神经元、轴突、突触等神经结构也保持着正常状态。这是一项让人充满遐想的研究,但也带来了更多疑惑:如果科学家能让死亡的大脑恢复功能的话,那是否意味着死亡也可以逆转?我们对死亡的定义是否也需要修改?这实在是难以回答的问题。
不过,脑科学或许可以让我们对这个问题有更深的理解。12月14日,我们邀请到了美国艾伦脑科学研究所所长克里斯托夫•科赫,他将为我们解读这项研究,共同探讨所有人都关心的问题。同时,我们还邀请到了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研究员、类脑智能研究中心副主任曾毅,上海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副研究员、神经科学研究中心神经编码实验室课题组长王德恒,他们将和科赫教授一起,为我们解答更多脑科学问题。
来吧,12月14日上午10点,在中国科技馆206报告厅,和3位科学家共同思考关于生命的终极问题。点击此处或阅读原文报名。“科学连线”第七期:脑死亡可以逆转吗?时间2019年12月14日 上午10点,地点中国科学技术馆206报告厅,主办主讲科学家克里斯托夫·科赫,科赫是美国艾伦脑科学研究所所长、首席科学家。
他硕士毕业于德国图宾根大学物理学系,1982年获得德国马普生物控制研究所博士学位,随后在麻省理工学院人工智能实验室、大脑与认知科学系任博士后研究员。从1987至2013年,克里斯托夫•科赫教授一直在加州理工学院生物学系、工程与应用科学系、认知与行为生物学系任教,从事神经基础方面研究。科赫教授从2011年起担任艾伦脑科学研究所首席科学家,参与了美国脑计划的许多重要项目。
特邀科学家曾毅,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研究员、类脑智能研究中心副主任,中科院大学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领域为:类脑认知计算模型、人工智能伦理与治理等。王德恒,上海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副研究员、神经科学研究中心神经编码实验室课题组长。主要研究领域包括神经信息编码、学习和记忆等。王德恒创建了转基因聪明大鼠,这项研究证实了“NR2B基因”作为学习和记忆的门控开关在多种哺乳类动物中具有普遍关键作用。
除了现场活动,我们还会对这场活动进行直播,欢迎观看,向科学家提问!被选中的问题,提问者将获得《环球科学》(或《万物》)赠刊一本。直播平台:中国数字科技馆、头条科学、斗鱼科普、bilibili直播。赶快点击阅读原文参与报名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