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底书单推荐:多吃点

作者: 博物

来源: 博物

发布日期: 2019-12-11

2019年底,编辑合并了11月和12月的书单,主题为“多吃点”,推荐了多本关于饮食文化的书籍,包括《味即道》、《饮食杂俎》、《面条之路》等,涵盖了从古代烹饪史到现代营养学的广泛话题。

眼看2019年就快结束了,大家都挺忙,忙着年底业绩冲刺,忙着期末考试,所以编辑把11月和12月的书单合并成了一份(因为我也忙),而这次书单的主题是即便你再忙,听到它也会为之兴奋的——吃!本期书单主题:多吃点。《味即道》作者:高成鸢,出版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荐语:我一直对中餐的祖源特别有兴趣,像一些菜式的进化史、厨具餐具的演变、古人是怎么参透品味原理的。

但这本书有点像“中国古代烹饪野史”,有考证但更多是横向联想,观点大于内容,可联想出来的点又很有意思。《饮食杂俎》作者:邱庞同,出版社:山东画报出版社。荐语:很像是一本关于中国古代饮食相关的文献集,内容庞杂,但篇幅精炼。考证出自饮食典籍、生活典籍、技术典籍,甚至诗词,也有其他相关论文的引用,很严谨。内容大到餐饮礼仪,小到春饼、粽子,都有讲的很清楚。

《面条之路》作者:李旭正,出版社: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荐语:这是一本由韩国人写的寻找面条源头的书,还有一个纪录片搭配。由面条的原料小麦开始说起,从地理上来追踪面条的起源和发展。但对面条本身的内容,更多关注于它形态的变化,而不是原料和烹饪技法的变化。不过我认为,比中国人写的关于面条的起源发展更客观。《深度营养》作者:[美] 凯瑟琳·沙纳汉 / [美] 卢克·沙纳汉,出版社:中信出版集团·科普工作室。

荐语:在各种减肥法盛行和各种减肥法辟谣的时代,营养学才是论证这些理论到底靠谱与否的根据,毕竟三分练七分吃。从生理学角度来解读吃东西和吃什么,在体内会产生怎样的变化,才不至于被忽悠,顺便了解了各种减肥健身中常见的名词和概念,捎带手还复习了高中生物和初中化学。《咖喱传奇》作者:Lizzie Collingham,出版社:三辉图书/电子工业出版社。

荐语:探寻咖喱这种混合香料历史的一本书,但不像其他原料溯源书,着重讲其本身的发展变化史,而是从历史时代的变化来讲对咖喱产生的影响,里面没有咖喱的种类和配方,而是历史类的内容。《食家列传》作者:朱振藩,出版社:岳麓书社。荐语:古代的美食家其实有很多,除了苏轼、袁枚之外,还有更多人,有些留下了菜谱,有些留下了诗词。但从没有一本古籍是以食客为主旨核心的,这是我见过的第一本。不过,书中内容也有野史成分。

《品尝的科学:杂食者的两难》作者:[美] 迈克尔·波伦,出版社:中信出版集团。荐语:这本书感觉像是在反思人类吃的东西到底是什么,从哪里来之类的哲学问题,我觉得像是为了能好好吃饭而写,但看完恰恰感觉好像不能好好吃饭了。这是一个西方人的视角写的,跟另一本叫《烹饪、菜肴与阶级》的有些内容类似。《餐桌上的世界史》作者:[日] 宫崎正胜,出版社:楚尘文化/中信出版集团,译者:陈柏瑶。

荐语:这本书篇幅不长,读起来很轻松。我们非常熟悉的西红柿、砂糖、胡椒都在历史上扮演过非常重要的角色,它们随着传播而不断演变,期间食物和人类的互动,本身就是一件特别有意思的事情。里面涉及到一些冷知识,我总想着记下来,下次吃到某种食物时,可以向朋友显摆一下,可惜一直还没机会实践。《八九十枝花》作者:沈书枝,出版社: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拔蒲歌》作者:沈书枝,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

荐语:这两本书是一个作者的作品,它们都不是直接描写食物的书,而算是乡土散文。在乡村日渐凋敝,城市化进程不断推进的时代背景下,作者用真诚质朴的文字,为读者记录下从过去到现在乡下的生活。她笔下的“南方”,也正是我们每个人心中用来抵御外部庞杂世界的精神乡土。《人间草木》作者:汪曾祺,出版社:江苏文艺出版社。

荐语:推荐语的话,汪曾祺这三个字应该就够了,好像也不用再多介绍什么,提到写美食的书,不看汪曾祺绝对就少了点什么。市面上现在有很多本汪曾祺的书,其实都是从文集中拆出来的,就不一一列举了。如果你有空,不妨都看一遍。2019年的所有书单就先推荐到这里了,下面有往期回顾,错过的朋友可以埋头苦读好一阵了。接下来编辑要闭关一关时间读书(买书一时爽,后面你懂的),明年再给大家推荐更多好书咯~

UUID: f1a9570f-2487-4b28-a61a-ceced3ed1a0a

原始文件名: /home/andie/dev/tudou/annot/AI语料库-20240917-V2/AI语料库/博物公众号-pdf2txt/2019年/2019-12-11_眼看年底了,忙归忙,饭还是要多吃!.txt

是否为广告: 否

处理费用: 0.0048 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