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实践课为何“虚脱”

作者: 袁一雪

来源: 中国科学报

发布日期: 2019-12-11

高校实践课程在教学过程中逐渐弱化,主要原因包括生产单位积极性不高、实践基地徒有虚名、学生参与积极性低以及任课教师的责权利失衡。随着高校扩招,学生对实践课程的重视程度下降,导致实践课程的质量和效果受到影响。实践课程经费不足、安全保障缺失,教师承担过多责任,导致教师心力交瘁。与国外相比,中国高校在实践教学方面存在明显差距,需要改进和创新实践教学模式。

学生还在学校时,王建已经准备好行李,前往学生们第一堂企业实践课所在地,为即将前去的50名师生寻找住宿地点。要同时解决这么多人的住宿问题,只找一家旅馆是不够的。价位适中、环境整洁,又距离企业较近的旅馆是首选。这花费了王建不少时间。两天后,他还要继续奔赴下一个企业所在地,做同样的事情。

王建所在的南方某工科类院校,本科四年中要安排两次实践课程,一次在本地,一次在外地。有些企业是学校签约的挂牌实践基地,有些则是老师私人关系维护下的实践场所,不论是哪一种,随着时间推移,企业的热情都在逐渐冷却,接待师生的人员从几个变成了一个,又逐渐变为时有时无。而且因为担心学生的安全问题,每次的实践课程基本都是以参观为主。但在王建眼中,工科的实践课程不应被如此潦草带过。

前几年,“破四唯”的概念尚未提出,唯论文现象盛行,实践课程在论文面前显得愈加单薄。面对这一现状,南京林业大学林学院教授李明阳不久前在科学网博客中写道:根据笔者几位在高校工作的朋友的亲身体会,与号召层面的重视相比,实践课程在教学过程中是不断弱化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亲自动手进行数据采集、分析的实验被现成数据的作业替代;风险较大的野外实习变成室内实验;真刀真枪的生产实习被走马观花的观摩替代。

李明阳认为,深究实践课弱化的原因有四,包括生产单位积极性不高、实践基地徒有虚名,学生参加实践课程积极性不高,任课教师的责权利严重失衡,实践课程支持系统严重落后。生产单位积极性不高是因为市场竞争不断加剧,投入产出比、利润率成为企业考虑的首要内容。接收理论基础薄弱、动手能力差、责任意识薄弱的大学生到单位实习,显然是一件吃力不讨好的事情。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背景下,能够有效促进课堂理论与生产实际相结合,且强化学生动手能力的高校实践课,更显得尤为重要,高校也因此增加了相关经费投入。但与响亮的口号相比,在实际教学工作中,这些课程却愈发务虚且脱离实践。是什么原因造成了实践课的“虚脱”?又该如何解决这一问题?

趋于弱势?于是,挂牌的实践基地成了摆设。相较于企业对学生实习的淡漠,学生对于实践课程更加不重视。李明阳认为,随着高校大规模扩招,有些学生抱着混文凭的态度进入大学。而且,大一大二开设的多为公共课程,学生一般在本科学习的前两年就已经攒足学分。到了大三大四,实践课程作为选修课便成了“摆设”。在临近毕业季时,在生存第一的压力下,学生考研与兼职的积极性远远胜于掌握实践技巧,甚至是理论知识。

更为糟糕的是,最近几年,逃避实习、缺席实验的学生数量越来越多。“无奈之下,任课教师只好拿起补考的大棒,通过‘威胁’来维持实践教学正常秩序。”此外,实践课经费的不足导致人手不够,安全保障跟不上,甚至无法出资为外出的学生购买保险。李明阳就曾经遭遇学生在野外实习时从山坡滚落的事件。“幸亏没有造成学生伤亡事件,否则后果不堪设想。”至今想起来,李明阳依然有些后怕。

而且与理论教学相比,实践课计算的学时少、风险大、回报低。李明阳举例说,在某些农林院校中,一周时间的自然资源调查野外实习,教师带领学生每天从早到晚在山上的荆棘杂草中奔波,却仅算12个学时工作量。而在华东某一流院校,每名大学生本科四年的实习经费不足300元。经常的情形是,学生自掏腰包弥补实习经费的缺口,或者导(教)师自掏腰包给协助指导的研究生发放劳务费。

这篇名为《不断弱化的实践课程》的博文引起了不少在校教师的共鸣,有高校任职者留言直述:“整个体系是重论文、轻实践和应用。特别是对工科专业来说,这样的导向就不合适了。”也有人坦言:“教育教学改革,从政策到文件,从模式、方法到慕课手段,越来越高级和丰富。但在此努力下,为何理论和实践基本快没有了?

推行金课运动、进行新工科建设、提高教学质量的系列措施,包括教授必须为本科生上课⋯⋯诸多改革和行动措施,哪一个或者哪一些,能够直接提高理论或实际能力培养?”更有人抱怨道:“落实实践基地的各个具体环节,往往由专业教师亲力亲为,这项工作太难了,只能熬过一年算一年。”

于是,便有了文章开头的一幕:教师必须自己落实每一个实习企业,连同几十名师生的食宿问题。

而这些辛苦不仅回报寥寥,还要承担全部学生的安全责任,教师也因此心力交瘁。对于高校学子们来说,实践课是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中必不可少的环节。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曾在《论教育》一文中谈道:“用专业知识教育人是不够的。通过专业教育,他可以成为一种有用的机器,但是不能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要使学生对价值有所理解并且产生热烈不可或缺的感情,那是最基本的。他必须获得对美和道德上的善恶鲜明的辨别力。

否则,他——连同他的专业知识——就更像一只受过很好训练的狗,而不像一个和谐发展的人。”

2009年,美国的巴伯(M.Barber)也曾提出良好的教育模式,即WE=E(K+T+L)。其中,K代表“知识”,T代表“思维”,L代表“领导才能”(领导自己和他人),E代表“道德品质”。这个良好的教育模式的意思是把道德品质放在首位,注重知识、思维、领导才能的培养。彰显新课程亮点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从人的全面发展着眼,通过活动,使学生在情感、能力和认识诸方面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

本科学习期间,江苏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副教授郭兴龙曾去烟台冰轮集团,参观学习压缩机的制造过程。“那时,我们的实践课程环境比现在好些,尚有动手操作的机会,但也不是很理想。如今,企业内多是自动化设备,不经过专业培训的人不能操作。于是,学生的实践课程只能以看为主,几乎不能上手。”郭兴龙告诉《中国科学报》,但对于工科学生来说,实践课程却是能否深刻理解课堂的教学内容、能否做出有质量毕业设计的重要一环。

“以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专业为例,不熟悉暖通空调系统的实际施工过程,不清楚相关设备的生产制造过程,没有足够的动手实践过程,又如何能够根据不同应用场景设计出合理的暖通空调系统呢?”郭兴龙说。

对于李明阳所在的林业专业,学生们走马观花似的“工厂几日游”,只会导致真正同时拥有高学历和实践经验的人越来越少。“现在林业院校中,具有生产实践经验的教师都是老一辈的人,每次开会都是几张熟悉的面孔。

这让目前林场和绿化行业的人才门槛降低,一线的林场需要动手能力强的大学生,但如今的大学生很难满足这个要求。”李明阳在接受《中国科学报》采访时表示。于是,在一线林场、苗圃、规划设计公司工作的都是当地打工的农民,甚至出现了“农民工短缺,而大学生不短缺”的尴尬局面。“拥有实践经验的专业人才要断层了。”李明阳感慨道。

即便不去一线林场或者工厂,选择坐办公室、成为管理层,高校的毕业生们依然会被企业要求先去车间或者林场实习半年。“只有清楚了解生产车间或施工现场的工作流程,才能更好地进行工程设计或工程管理。”郭兴龙说。单位自然希望招聘已经拥有实践经验的学生,但是随着学生实践经验越来越不足,单位只能退而求其次,承担起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任务。

郭兴龙认为,以论文和科研为主的考核内容,也让实践教学工作变得愈发为老师所不喜。毕竟与其在野外或工厂耽误时间,不如在实验室多发一些核心期刊论文。“高校的生产实习实践课程的好坏与高校排名关系不大,所以难免有学校忽视,将有限的经费与资源倾斜给能够发论文、提升学校影响力的科研工作。”郭兴龙坦言。

在论文与科研导向下,有些教师的实践动手能力同样堪忧。

“现在高校教师多是由学生博士毕业后留任,学生时期的实践能力自然缺乏,成为教师也无法指导学生进行实践。”李明阳表示。那么,到底高校应该将重心倾斜到教学,还是应该更注重科研?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认为,不同学校中,科研与教学的平衡关系不同。但要把握一点,即不论科研先行还是教学为重,主体都不应是学校行政部门。“目前,不少高校的教学与科研活动都在行政部门的安排下进行。

但就像一个人要不要吃饭、吃什么,应该由这个人决定,而不是其他人告诉他一样,教学与科研、实践与理论,高校如何运转不应以行政部门的意志为转移。高校如果不去行政化,就无法形成闭合且良性的循环。”储朝晖告诉《中国科学报》。

去年,中央提出清理科研四唯(唯论文、唯职称、唯学历、唯奖项)行动,储朝晖认为,“破四唯”并不简单,因为“四唯”的建立根源在于高校缺乏科学评价体系,“如果想让高校正常健康地运转,就需要以高校教师、学生为主体建立体系。否则,破四唯就是一句空谈”,实践课自然也无法做到“货真价实”。尽管李明阳的博文引发了不少老师大吐苦水,但在中南大学机电工程学院教授喻海良眼中,实践课的境地并不“尴尬”。

多数高校的实践课每年都按照规定的体系运转。“我们学校就有固定的企业,也有专门带领学生进行实践的拥有丰富经验的高级工程师人才。”喻海良在接受《中国科学报》采访时说。而且,这些负责工程实践课程的老师,其考核指标也与教学系列的教师不同。“相比对实践课弱化的担心,我更担心的是‘一刀切’政策下,教学与科研的关系会变得更加矛盾。例如,如果有的高校将教学看得很重,那么教师更愿意教学,而放弃了科研。”喻海良认为。

而且,目前国内教材更新频率较低,课件和课程设置往往跟不上前沿技术的发展。因此,实践课程应该跟上前沿技术的发展。但略显尴尬的是,前沿科技的发展以及企业的自主创新,让企业自身变得更重视专利和技术保密,加之设备的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使得学生在企业实践时几乎无法真正参与其中。

李明阳曾在去年八九月间,与北京林业大学、浙江农林大学、福建农林大学的教师一起,全程参与了加拿大UBC 3+2国际班林业资源管理专业的野外综合实习课程,课程涉及植物学、土壤学、测量学、测树学、森林工程、森林培育、森林保护、森林规划。在经过为期10天的野外课程后,李明阳感触颇深。首先,参与实习的学生实习目的明确,从预习开始就认真听讲,业余时间消化吸收实习内容,其学习积极性比国内学生要高。

其次,实践活动指导教师考核指标明确,“当我问及UBC林学院对缺乏科学评价体系的考核标准时,他说,他的身份是‘货真价实’Instructor,学院对他的考核指标是课堂教学、指导实习、协助指导研究生,没有论文发表、科研项目的硬性指标。只要课堂教学及野外实习效果好、协助指导的研究生培养质量高,就可以晋升为终生教授。”李明阳说,这与国内大不相同。

而且,加拿大为学生投入的人力和物力都比较充裕。

完成10天的野外实习,学生可以拿到3个学分,整个课程中,学校在每个学生身上的投入都超过了两万加元。此外,在这个30多人的教学班中,除了任课教授,学校还配备了土壤、植物、生态、森林经营等不同专业的7个助教,每个助教劳务补贴3000加元。作为助教的博士生、硕士生,其实习劳务费同样不菲,因此能够做到尽职尽责。“如此一来,实践课才能真正让学生有所收获。”李明阳说。

喻海良建议,实践课不必局限于企业或者工厂。“现在很多创新竞赛也是培养学生动手的机会。”喻海良说。例如,高校间举办一场赛车比赛,从赛车制造到调试,再到寻找合适的学生成为赛车手,哪一项不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呢?“我们首先要认识到现在的实践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学生们的意愿也出现了分歧,有些学生喜欢动手进行实践,有些学生则不愿意吃苦,或者更愿意发表论文和专利。”喻海良说。

“现在,国家鼓励大学生创新、创业,就是鼓励学生们增强动手实操的能力。”喻海良表示,未来,创新大赛很有可能成为实践课程的一个重要补充。

UUID: 47346ab1-550b-4056-bb40-d4e0ee932a44

原始文件名: /home/andie/dev/tudou/annot/AI语料库-20240917-V2/AI语料库/中国科学报公众号-pdf2txt/2019-2020/中国科学报_2019-12-11_高校实践课为何“虚脱”.txt

是否为广告: 否

处理费用: 0.0208 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