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在广西涠洲岛海域,每年固定会有布氏鲸出现,观鲸正逐渐成为当地新兴的旅游项目。但是据报道,在涠洲岛观鲸过程中,部分观鲸团队出现了过分接近鲸鱼、追逐鲸鱼等行为,对野生动物和游客的安全都造成了威胁。
科学的观鲸活动应该在不干扰鲸类正常活动的情况下进行,期间游人既可以体验到自然状态下鲸类的美,也可学习到相关的自然教育知识。观鲸是人们在自然环境中观察鲸类的活动,其目的与观鸟相似,是带有科普教育性质的娱乐活动。
为了有序地管理观鲸活动,避免与鲸类的正常生活发生冲突,观鲸产业的管理机构应运而生。国际捕鲸委员会(IWC)是政府间进行鲸类保育对话的平台,尽管IWC刚成立时只是将鲸类视为可开发资源来管理,但到了1975年,IWC开始意识到鲸类作为观赏和教育资源的重要性,并承担起了引导科学观鲸活动的责任。
观鲸并不是随意来到一处海边,站在海岸上傻等或者跟着船出海就能顺利完成的。倘若下定决心要去观鲸,在出发前我们需要了解一下大致的观鲸流程。科学的观鲸流程包括查阅目的地观鲸活动的主要观察物种、出现季节与一般习性,以及挑选靠谱的观鲸组织与向导。
观鲸行为准则对海上观鲸的时长也有限制,通常在半小时至一个半小时之间,过长时间的相处对鲸类来说也是一种打扰。作为乘客,除了了解、遵守准则,我们还要听从观鲸船上的向导指令,例如时刻穿好救生衣,保持克制,不大声喧哗等等。
观鲸产业为经营者带来了繁荣的经济和丰富的就业岗位。据研究统计,仅在2009年,全球观鲸产业的收入就有20亿美元,同时,观鲸产业为至少1.3万人提供了工作机会。观鲸产业带来了什么?
对经营者来说,产业转型给当地人提供了新的维持生计的方法。对消费者来说,不同于传统海洋馆,观鲸呈现给消费者的不仅仅是动物本身,还有动物的生存环境。对科研学者来说,观鲸产业可以令经营者和消费者都有机会参与到收集鲸类数据的工作中来。
要开展观鲸,自然要有富足的鲸类资源。远海的鲸类资源对普通群众来说很难触及,船只、时长、安全操作等限制条件过多,因此,拥有丰富的近海鲸类资源是开展观鲸旅游业的关键。我国的宝岛台湾近海鲸类资源十分丰富,尤其是东海岸,你可以看到伪虎鲸、瑞氏海豚、飞旋海豚、弗氏海豚、虎鲸、抹香鲸等鲸类动物。
观鲸改变了现代人对鲸豚的传统印象,它们从可直接开发的资源,到海洋馆里的观赏、表演动物,再回归至自然状态下的野生动物。观鲸改变了人对自然的态度,通过在自然状态下与鲸类动物的真实“接触”,令更多人感受到野生动物的美妙。在做到科学评估和规范管理的前提下,观鲸产业将是一项可持续发展的环境友好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