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拉功能性灭绝?远没到放弃的时候!

作者: 小火车

来源: 博物

发布日期: 2019-11-26

澳大利亚东南部森林大火导致考拉面临生存危机,但并未达到功能性灭绝的程度。科学家指出,尽管栖息地大面积被毁,考拉种群仍有可能通过繁衍后代恢复。澳大利亚政府和国际社会正在采取措施保护考拉,包括监测、研究和保护计划,以及公众和机构的参与。

近日,澳大利亚东南部森林大火持续肆虐,烧毁了考拉80%的自然栖息地,上千只考拉死亡。网上有消息称,由于被烧森林的恢复难度大,再加上受到气候变化和疾病威胁等因素的影响,澳洲考拉可能会面临功能性灭绝。

对于一种动物来说,功能性灭绝是指物种数量已经小到无法自我维持,或者它在生态系统中已经无法扮演有意义的功能了。例如,号称“长江女神”的白鳍豚,人们大范围、高强度地搜寻了两次,都没有发现它的踪影;而原本分布于非洲东部的北白犀,现在也仅有两只雌性个体存活于世。

而对于澳洲考拉来说,澳大利亚这场大火虽然烧毁了它们80%的栖息地,但这并不代表着这些栖息地已经完全无法利用和恢复,也不代表这里的考拉全部烧死无法医治,更不能说明附近的考拉不会再扩散至此。更何况科学家还没有给出科学、权威的判断,大家不要轻易被网上的一些言论吓到。

历史上,考拉分布区内经常出现干旱和大火,再加上人类对其栖息地的开垦,以及澳洲野犬和穿行车辆对考拉的伤害,过去20年内,某些地区考拉的种群数量确实下降了超过80%。不过,虽然当下生存状况不容乐观,但考拉通过繁衍后代恢复种群数量还是有希望的,大家不必为此过分担心或惋惜。

为了更好地保护考拉,澳大利亚政府制定了相应的监测、研究和保护计划,当地公众也自发捐款并参与到了保护工作中。除此之外,世界各国还有很多救助、饲养和繁殖考拉的机构,这对考拉种群的恢复来说,都是有利条件。

这次澳洲大火中,我们看到了很多感人的故事——有许多路人冒着生命危险在大火中抢救考拉,并把它们送到救助站。幸运的是,有些考拉只是受了轻伤,例如惊吓、轻度烧伤等。经过一段时间的康复后,这些考拉会被放回到野外。人们难免会有这样的疑问:这些考拉还能健健康康地在野外生活吗?

科学家曾做过一项研究:一场大火之后,他们找来16只被救助且将被放归野外的考拉,以及实验对照组——23只没有受到大火伤害的考拉,对它们进行了持续三年的追踪观察。结果发现,恢复组和对照组考拉的存活率并没有太大差异,分别是58%和67%,而且繁殖率也没什么差别。这说明救助并放归考拉是一件颇有成效、值得继续去做的事情。

判断考拉放归后过得好不好,主要看吃、睡以及后代繁衍状况如何。那么问题又来了,救助放归后的考拉和正常考拉的存活率相当,但无论哪组,都还是有高达1/3的死亡率,所以考拉究竟是怎么死的?原来,这些考拉最主要的死亡原因是被狗咬死,这也是整个澳大利亚野生考拉都面临的问题。

考拉的天敌主要是一种叫作“澳洲野犬”的动物。澳洲野犬并不是一个独立的物种,更不是澳洲的土著动物,而是大约3500年前人们带到澳洲来的家犬。这些家犬没有老老实实地守在人们的房前屋后,而是逃逸到野外“寻欢作乐”去了——因为野外有许多唾手可得的食物,比如考拉和袋鼠。但也别着急把狗狗一棒子打死——一些经过训练的工作犬,在保护考拉的工作中起着积极的作用。

这些工作犬穿着蓝色的衣服和红色的鞋子,它们成功检出考拉粪便的几率达到了惊人的97%,可以在被大火烧过的树林中嗅出考拉便便的气息,进而寻找附近还活着的考拉。在搜救犬的帮助下,人们可以多发现超过30%的考拉。之后,工作人员会判断这些考拉是否受伤、是否需要救助等等。

UUID: eb791cdf-c537-4eac-9390-03de1886b9e5

原始文件名: /home/andie/dev/tudou/annot/AI语料库-20240917-V2/AI语料库/博物公众号-pdf2txt/2019年/2019-11-26_考拉功能性灭绝?远没到放弃的时候!.txt

是否为广告: 否

处理费用: 0.0045 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