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病人死在眼前,我才知道心肺复苏远比想象沉重

作者: 急诊室的小短腿

来源: 果壳

发布日期: 2019-11-23

本文描述了作者作为一名在澳州医院工作的在读医学博士和注册护士,亲身参与心肺复苏抢救的经历,揭示了心肺复苏在临床实践中的残酷与无奈,以及医护人员面对生死的信念和努力。

作为一个在澳州医院工作的在读医学博士、注册护士,我已经记不清自己在医院目睹过多少次死亡。亲身参与一场抢救,眼睁睁地看着病人的生命消逝,那种被推到生死线上的孤独感是难以忘怀的。生死往往在千钧一发之际,心肺复苏(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CPR)等一系列高级生命支持是医护人员和死神抗争的最后武器。

但与大家从电视剧里看到的情况不同,临床抢救中的心肺复苏真的并没有那么神奇,更多的是残酷与无奈。心肺复苏是救助心脏骤停病患的急救措施,通过人工保持脑功能,直到自然呼吸和血液循环恢复。本科见习期间的一个傍晚,Code Blue警报第一次在我耳边响起时,我脑海中一片空白,愣神的刹那就看见身边的同事向抢救室飞奔过去。

Code Blue是医院一个代码,表示需要心肺复苏团队的出诊,这就意味着病人很可能即将或已经发生心脏停跳。那是一个身宽体胖的本地土著男人,送到的时候现场急救人员还跪在床上做心肺复苏。30平米的独立抢救室瞬间挤满了各种人。监护仪、呼吸机发出刺耳的鸣叫,一瞬间,我能感觉到自己的心跳开始加速。一个身强力壮的男护士接过了胸外按压这份苦差事,这是保证病人体内循环的基本。

同时麻醉医生已经把气管插管接上了呼吸机,为身体细胞供氧延长生命。护士们早已接好了监护仪,又开放了两个静脉通道(放入留置针在需要时可以快速注射药物),心肺复苏是让一片混乱变得有秩序的鼓点。在急救人员进行关于现场急救的简述之后,心肺复苏已经进行了30多分钟。病床上的男人赤裸着身躯,脂肪随着按压的节奏左右摇晃,一管管的药物注射进去却仍无起效。

前来会诊的外科医生此时大步流星赶了过来,头上还戴着没有来得及关掉的放大镜头灯,一看就是刚从手术台下来。他默默摇了三次头,在和主任交谈后就匆匆离去了。进行胸外按压的护士医生已经换了好几轮,每个人都满脸汗水,喘着粗气。这时主任开口说道:“上lucas(自动心肺按压机)吧。”早已准备在一旁的我,快速提着lucas走到床边,在护士帮助下架好机器。

看着机器臂一下一下有节奏地按压在男人的胸口,生命也仿佛随着监护仪滴答滴答的鸣叫声流走。心肺复苏可能会持续很久,从几十分钟到几个小时都有可能。要一直持续到起效果,或者有足够的证据表明绝对不会有效果了才会停止。这场抢救的心肺复苏进行了将近一个小时后,主任最后开口问起:“还有没有人有任何建议或想法?”所有人都沉默。“死亡时间19:28,谢谢大家。

”和电视剧里的happy ending不同,这场比赛终究还是死神赢了。抢救结束的方式可能会有些突兀与冷酷,在主任宣布完后,医生和护士就静静地迅速离开。那些留在病人身体里的管子和针头也会原封不动地暂时保留在他身上,因为突发的死亡可能会需要尸检,而这些抢救措施都需要经过法律程序的审查。走出抢救室前,我最后看了他一眼,然后在他赤裸的身上盖上了白床单。好像之前的一切都没有发生过一样,他就这么静静地睡着。

在心肺复苏被引入医疗系统以来的60年里,它已经成为我们对待每一次死亡的默认处理方法。正常来说,它应该是在急救支持到达前就实施,为之后的抢救争取宝贵时间的。而大量案例也验证了,正确、及时地进行现场心肺复苏,的确已经拯救过很多人的生命。但和电视剧里的演绎不同,现实中,对大多数接受心肺复苏的人来说,这就是他们人生中最后的经历,就好比那个不幸的土著人。

临床实践发现,心肺复苏持续时间少于5分钟的病人,45%最终能够出院,而复苏时间持续20分钟以上时,这个比率会剧降到不足5%。在我有限的经验中,多数在医院接受心肺复苏的病人都没成功。有且仅有一个在重症监护室的病人抢救成功,恢复了呼吸和心跳。而三天后,他也因不可逆转的脑损伤离世。影视作品里的很多病人在心肺复苏后不仅活过来,甚至还能完好无损地离开急救室。但在现实中,我们更多地是要面对抢救之后的狼藉。

胸外按压下,病人的肋骨可能会骨折,身上可能会淤青。一项针对美国明尼苏达州医院的研究显示,在2009~2012年间接受心肺复苏的病人当中,13%的人因复苏操作受伤,9%的病人会有肋骨骨折,3%出现了肺部损伤。在血液停止流动的那个关键时刻,病人的脑细胞以及各个器官都会开始衰竭。据统计,2000~2009年的美国医院里,在12500个通过心肺复苏存活下来的病人中,5%以上的人有中度脑损伤,生活无法自理。

还有超过1%的人陷入长期或永久昏迷。即便可能面对种种无奈,在医学界,心肺复苏仍然是庄严的、神圣的。“就算大概率没用,我们至少也要试一试”,这是大部分医生对于心肺复苏的看法。因为人只要还有最后一口气,就意味着还与爱人、与传统、与自然、与习俗有连接。不让这份连接轻易断裂,就是医护工作者最大的信念。

曾经的我会觉得抢救是一个残酷又漫长的过程,但从我目睹死亡的那一刻起,我也明白了一件事,哪怕希望再渺茫,只要能挽回一个人的生命,我们所有的努力都是值得的。

UUID: 74a3e7e7-6645-4cc2-a8fd-f98fae6c8843

原始文件名: /home/andie/dev/tudou/annot/AI语料库-20240917-V2/AI语料库/果壳公众号-pdf2txt/2019/2019-11-23_看到病人死在眼前,我才知道心肺复苏远比想象沉重.txt

是否为广告: 否

处理费用: 0.0051 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