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肉植物为何吃肉?因为没人给它们上粪!

作者: 沙漠豪猪

来源: 物种日历

发布日期: 2019-11-16

本文介绍了食虫植物普通狸藻的生活习性、捕虫机制及其在城市中的分布情况,并探讨了食肉植物与动物在“吃肉”本质上的区别。

一说起食虫植物,可能很多人都会想到,它们既然是如此特别,就应该生活在人迹罕至的热带雨林或者高山湿地。其实在我们生活的城市中,就有食虫植物的身影,比如普通狸藻。普通狸藻的花。普通狸藻在《中国植物志》里的名字就叫狸藻,算是狸藻科的“科长”了,它的种加词vulgaris意思就是普通、常见。在我所居住的“苦海”幽州,普通狸藻可能是唯一一种野生的食虫植物。

之所以说“可能”,并不是因为北京还有其它食虫植物分布,而是因为北京的狸藻到底是不是普通狸藻,学术界存在着不同的观点。普通狸藻是一种水生植物,无根无叶,植物体看上去像茎的部分是茎,看上去像叶的部分……还是茎。它们的茎有许多分枝,这些分枝叫做叶器,每个叶器又有着复杂的深裂,细如毛发的裂片上,长着很多芝麻粒大的扁圆形“气球”,这就是它们的捕虫囊了。

狸藻的捕虫囊刚长出来,还没使用的时候是扁平的,内部的压力比外面环境小,囊口有一些毛,可以感受振动。如果有水蚤等小型水生动物触碰到了这些毛,囊口就会打开,因为内外的压力差,虫和水都会被吸进捕虫囊,然后被囊内的消化液所消化。食虫植物“机关埋伏”型的捕虫结构,都要面临一个问题,那就是捕到了乱七八糟的东西怎么办?同为食虫植物,捕蝇草的“程序”比较灵敏。

而狸藻的水平明显比捕蝇草低,它们的应对方法是:管你来的是什么,我全都吸,反正我捕虫囊多得是,吸错了也没什么损失。维也纳大学有研究团队统计了普通狸藻、南方狸藻和细叶狸藻这三种狸藻的捕虫囊,发现其中只有10%捉到了小动物,50%捉到的是其它植物的花粉,剩下的40%,就是真菌菌丝、土壤颗粒等杂物。狸藻捕到植物的花粉以后,也同样会把它们消化掉,利用其中的营养。

狸藻科的成员在喜欢吃什么这一点上,也有“甜党”和“咸党”一样的区别。狸藻科共有三个属,其中狸藻属和捕虫堇属主要捕捉小型节肢动物,而螺旋狸藻属会利用地下叶变成的螺旋形捕虫囊来捕捉单细胞微生物。食肉植物“吃肉”,本质上和动物吃肉还是不一样的。食肉动物吃肉的最主要意义是获取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而食肉植物的能量来自光合作用所固定下来的太阳能,它们从食物中获取的主要是氮、磷等无机盐。

也就是说,食肉植物吃肉,是在给自己施肥。普通狸藻有休眠的习性,天气转冷后,它们的植株会从基部开始腐烂解体,顶端的新生叶器紧紧包裹在一起,形成一个圆球形的休眠芽。当环境条件适宜时,休眠芽会萌发出新的植物体。狸藻科植物的花,大多都挺好玩好看的,是食肉植物中少有的以观花为主的类群,其中有不少驯化成熟的观赏品种。本文是物种日历第5年第320篇文章,来自物种日历作者@沙漠豪猪。

UUID: 9172fb16-e894-4031-8f1c-d26fa4e298bc

原始文件名: /home/andie/dev/tudou/annot/AI语料库-20240917-V2/AI语料库/物种日历公众号-pdf2txt/2019年/2019-11-16_食肉植物为何吃肉?因为没人给它们上粪!.txt

是否为广告: 否

处理费用: 0.0040 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