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3年云里雾里的预告之后,知名游戏制作人小岛秀夫备受瞩目的新作《死亡搁浅》终于在11月8日发售,让不少玩家在这个本该收货的时节开启了疯狂送货模式。在这个游戏里,人类的本质就是送快递——玩家需要不断按订单要求运送货物,并重建人与人之间的“网络连接”。然而比起送货、修路和村网通,更加吸引我的却是游戏一开头便登场的一群“小虫子”。
它们扭动着身体,长着八只小小的脚,名字还叫“隐生虫”——这不就是大号的水熊虫吗!更刺激的是,游戏中这些“大号水熊虫”还是用来吃的:抓住几只隐生虫塞进嘴里,就可以得到回血效果,据说“味道十分独特”。这不禁让人产生了好奇:这些八条腿的小家伙真能吃吗?如果在现实中吃了一只水熊虫会发生什么?
隐生虫与现实中的水熊虫
水熊虫不是一个物种,而是对缓步动物门(Tardigrada)生物的统称,目前人类已知的物种已有上千个。这些小动物分布十分广泛,从南极到北极,从山到海,从淡水到潮湿的土壤、苔藓,各种地方都能找到它们。水熊虫最出名的特征就是它们超级可爱的小爪爪和极强的耐性。它们抵御极端环境的法宝是“隐生”——脱去身体里绝大部分的水,进入代谢近乎停止的休眠状态。
在休眠状态下,它们对干旱、低温、高温、真空、辐射等恶劣环境都有极强的耐性。从游戏介绍来看,隐生虫是与死亡搁浅发生前存在的缓步动物相似但又不同的生物。一个最重要的差异是个头,现实中的水熊虫比这些隐生虫要小得多,它们体长通常在0.3-0.5毫米,大个头的物种也不过1.2毫米长,很难用肉眼看到。此外,隐生虫与水熊虫的身体结构也有一个明显的差异。
水熊虫的身体可以分成5个部分:头部以及四个分别带有一对附肢的体节,最后一对小脚长在身体的末端。而隐生虫在四个带有腿的体节之后,还多了一段长长的“尾巴”。那么,现实中的水熊虫能吃吗?首先,自然界肯定有以水熊虫为食的动物,而且还不少。人吃掉水熊虫会有什么问题吗?倒是应该不会。
虽然现实世界中我们很难找到人类专门食用水熊虫的记录(毕竟太小了),但考虑到这些缓步动物的分布极其广泛又不容易被注意到,人们在无意中吃下几只的情况应该早已发生过。而到目前为止,并没有什么水熊虫导致人类疾病的记录。如果像《死亡搁浅》那样生吃一只水熊虫,这只顽强小生物会不会在人的肚子里存活下来?在现实中很可能不会。不同于游戏中隐生虫的无敌设定,水熊虫的耐性远没有那么万能。
现实中人类没有取食水熊虫的需求,不过寻找身边的水熊虫并在显微镜下观察它们确实是很有趣的活动,而且水熊虫其实一点都不难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