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大街都是的银杏,为什么说它濒危了?

作者: 媗媗

来源: 物种日历

发布日期: 2019-11-14

本文探讨了银杏和水杉等植物在野外环境中的濒危状况,解释了栽培品种与野生种群之间的差异,以及野生种群对于维持生物多样性和应对未来挑战的重要性。

银杏和水杉,应该是最为人熟知的濒危植物了——当然你可能并不知道它们已经濒危了。这里的濒危,说的是这些植物在野外环境的生存状况,不包括你所在的街道、小区里种植的那些树木。苗圃栽培的品种与野生环境下自然生长的植株,几乎可以说是完全不同的。一方面,为了方便园艺管理或者整齐划一,我们栽培的植物要保证高度的统一性,也就是每棵树都差不多,育种育苗会选择同一家系,甚至对优良植株进行无性繁殖。

这意味着你在大街小巷看到的银杏们,可能都是一母同胞的姊妹,甚至就是同一个孙悟空的分身。另一方面,人类可以通过杂交、选育、转基因等手段,使栽培品种适应各种各样的环境气候,并为之创造适宜生长的条件。而野生种群非但没有这样的优待,有时运气也会决定它们的未来是光明还是晦暗。

水杉是柏科红杉亚科水杉属的唯一一种尚存植物。

红杉亚科是一个极其古老的类群,曾是北半球森林植被的重要组成成分,但后来,由于地质变迁、气候变化等原因,红杉亚科的大量类群绝灭。目前红杉亚科植物只有3个单种属:水杉属、巨杉属和北美红杉属,每个属都分别只剩下“一根独苗”。约1000万年以前,持续隆起的喜马拉雅山脉使得东南季风不断加强,云南的水杉林丧失了庇护所,野生水杉的分布地再一次缩小,如今仅蜷缩在中国湖南、湖北和重庆两省一市几个县的交界处。

银杏是银杏目仅存的植物。银杏类的化石最早可以追溯到2.7亿年前。根据化石证据,银杏目曾有过五个科,广泛分布在世界各大洲。晚白垩纪后,银杏科以外的银杏类植物已经基本绝迹。如今仅在中国东部、西南和南部地区有三个野生种群。

另一个类似的例子是冷杉。冷杉属曾经是北半球亚热带及温带森林的重要组成树种。冷杉属树干通直、寿命长、耐阴耐寒,是随着全球气候变化繁盛又衰退的类群。由于间冰期气温不断攀升,而冷杉属生性怕热,所以只有两条退路——向北和向上。无论是纬度升高还是海拔攀升,都像饮鸩止渴,虽然带来了短暂舒适的清凉,但也意味着冷杉即将退无可退。

水杉、银杏、百山祖冷杉等濒危的裸子植物,乃至鲎、腔棘鱼这类“活化石”物种,相较于它们已灭绝的亲友,目前都还算是演化事件中的幸运儿。每一次微小的自然选择都可能导致遗传漂变,甚至使得种群陷入瓶颈效应——当一个物种的个体数量所剩无几时,只要一场意外就可能使之全部灭绝。事实上,类似的随机丢失一直在发生。运气好的个体,基因会永久流传,运气差的则会湮没在历史洪流中。

现在大家能在超市里买到的香蕉品种几乎都是香芽蕉,而在20世纪50年代之前,世界上流行的香蕉品种却是口味更佳、更易于储存运输的大麦克香蕉。由于商品香蕉的种植主要依靠无性繁殖,这就意味着成千上万株香蕉本质上可能都是同一株香蕉。好处是性状稳定,甜度、大小、产量统统稳定;坏处也源于稳定,一旦有某种病原体可以侵染某一株香蕉,那么大批量的香蕉都会随之倒霉。

大豆是一种饱受病虫害困扰的重要农作物,它的近亲、国家二级保护植物野大豆,则可以为其提供保障。野大豆分布广泛,居群众多,性状多变,倘若栽培大豆受到某种病虫害威胁而产量剧减,我们还可以依靠杂交、转基因等手段使栽培大豆的种群延续下去。

城市行道树种的挑选范围极其狭窄,银杏、水杉恰巧位列其中,又恰巧祖上都曾广布北半球,因而人工培育的各品种再回到祖先曾经踏足的土地,倒也不难。这便给大家造成了“满大街都是”的错觉。可是成熟品种/家系的广泛应用会带来隐患,最坏的结果参见香蕉。在危急存亡之时,野生种群所保留的丰富的基因库,或许可以拯救娇养于城市中的行道树们。

养在苗圃庭院内的水杉,在野外数十年未发现实生苗,这意味着它们在自然竞争中已经有心无力,难以与欣欣向荣的被子植物相抗衡。若失去人类的救助,才复活不过百年的活化石,可能又要消失了。它们面前是深渊,但我们可以伸出手来。

UUID: ad0894cf-49d9-4660-966b-7fb415952dd1

原始文件名: /home/andie/dev/tudou/annot/AI语料库-20240917-V2/AI语料库/物种日历公众号-pdf2txt/2019年/2019-11-14_满大街都是的银杏,为什么说它濒危了?.txt

是否为广告: 否

处理费用: 0.0056 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