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南大学第四届地球科学秋季论坛诚邀海内外青年人才交流

作者: 知识分子

发布日期: 2019-11-13

中南大学地球科学与信息物理学院举办第四届地球科学秋季论坛,旨在为海内外青年优秀学术人才提供学术交流和发展的平台,聚焦地学学术前沿,推进学科交叉与学术创新。论坛包括学术报告、研讨会、人才交流等活动,涉及地质资源、测绘科学、地质学等多个学科领域。欢迎符合条件的海内外青年学者报名参加。

中南大学创办“国际青年学者湘江论坛”(以下简称“湘江论坛”)的宗旨是为海内外不同学科领域的青年优秀学术人才搭建一个学术交流和共同发展的高端平台。“湘江论坛”将通过国际青年学者的学术报告、学术研讨和人才发展交流等形式,共同探讨学科前沿和热点问题,开拓学术视野和促进学术交流与合作,同时欢迎海内外优秀青年人才为中南大学的学科发展建言献策,尤其欢迎有志青年人才来校共同发展。

论坛已成功举办三届,邀请了来自全球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优秀青年学者参会,已成为中南大学聚贤纳才的重要平台。

为进一步加强青年人才引进,促进国际交流合作,中南大学地球科学与信息物理学院特举办中南大学“国际青年学者湘江论坛”地球科学秋季论坛。论坛聚焦国际地学学术前沿,面向海内外汇聚一批在地学领域获得较高学术成果、具有较好创新发展潜力的优秀青年人才,推进学科交叉与学术创新。诚邀海内外青年才俊来校,交流学术,考察环境,增进了解,共谋发展。

学科领域涉及学科领域包括: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测绘科学与技术;地质学;地球物理学;遥感科学与技术;地理信息科学。报名条件:1、海外人才:年龄40岁以下,具有海外知名大学博士学位,或者具有国内博士学位并在海外全职从事科研工作2年及以上;或即将取得海外知名高校博士学位,且学术业绩特别突出、具有较大发展潜力的优秀青年学者。

2、国内人才: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海外高层次青年人才项目获得者、国家“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青年学者及更高层次人才;或年龄38岁以下,学术业绩特别突出、具有较大发展潜力的优秀青年学者。

日程安排:报到时间:2019年12月20日;论坛报告交流时间:2019年12月21-22日;(1)开幕式及专题报告会;(2)论坛学术研讨会;(3)学院交流座谈会,人才计划申报材料现场指导;(4)参观校史馆、相关实验室等。离会时间:2019年12月23。申请方法:符合条件且有意向者请将报名表与简历发送至学院联系邮箱gip@csu.edu.cn。

学院随时组织专家对申请人进行资格审核和学术水平评价,向受邀者及时发出参会邀请函(12月10日前)。

论坛期间学院提供食宿,并为受邀参会学者报销往返差旅费(实报实销,海外学者最高报销12000元人民币/人,国内学者最高报销5000元人民币/人)。中南大学地球科学与信息物理学院简介:中南大学地球科学与信息物理学院是2010年10月由原中南大学地学与环境工程学院和信息物理工程学院合并组建而成。

学院下设5个系和1个中心:应用地球物理系、地质资源系、测绘与遥感科学系、地质工程系、地理信息系、实验中心。此外,中南大学地质调查研究院、中南大学资源勘查与环境地质研究院和中南大学长沙大地构造研究所挂靠本院。

学院现有教职工190人,其中教授60人(外籍教授1名),副教授61人,包括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海外高层次领军人才1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2人、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1人、海外高层次青年人才项目获得者2人、青年长江学者1人、国家优青2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5人、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2人、教育部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4人、国家级“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5人、教育部青年教师奖获得者3人、湖南省杰青5人、湖南省创新研究团队1个。

学院具有六十余年的发展历程,曾创立了享有国际声望的“地洼学说”和“伪随机信号电法理论与方法”,产生了2位院士(陈国达—中国科学院院士,何继善—中国工程院院士)。在大地构造与成矿预测、电磁勘探理论与装备、复杂地层综合钻探技术、地学模拟计算、变形监测仪器与方法、雷达干涉测量、地质灾害感知认知与预知、数据挖掘与智能服务、资源环境遥感与地理国情服务等方面具有很强的优势和特色。

学院目前学院设有6个本科专业:资源勘查工程、地球物理学、测绘工程、地理信息科学、地质工程、遥感科学与技术,测绘工程和地质工程专业通过了国家工程教育认证。

拥有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测绘科学与技术和地质学3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涵盖14个二级学科授权点(矿产普查与勘探、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地质工程、大地测量学与测量工程、摄影测量与遥感、地图制图学与地理信息工程、地理国情监测、资源环境遥感、国土资源信息工程、安全信息工程、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地球化学、古生物学与地层学、构造地质学)。此外,还拥有地质工程、测绘工程和土地资源管理3个二级学科硕士授权点。

其中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为国家重点学科,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和测绘科学与技术为省一级重点学科。拥有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测绘科学与技术两个博士后流动站。

建有教育部有色金属成矿预测与地质环境监测重点实验室、有色资源与地质灾害探查湖南省重点实验室、湖南省地理空间信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科学技术部国家遥感中心有色金属矿产资源部、地理国情监测湖南研究中心、精密工程测量与形变灾害监测湖南省高校重点实验室等教学科研平台。

学院目前拥有40万以上大型设备50多台,包括广域电磁仪、伪随机激电仪、双频激电仪、音频大地电磁测深仪、三维激光扫描仪、地基雷达干涉测量仪、陀螺全站仪、成像光谱仪、无人机测量系统、重力仪、无人测量船、地质雷达、卡帕桥磁化率仪、真三轴加载平台及控制系统、激光剥蚀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LA-ICPMS)、电子探针(EMPA)、X射线单晶衍射、X射线微区衍射、X射线荧光光谱(XRS)、冷热台、显微镜耦合阴极发光(OM-CR)等,设备总价值近8000多万元,实验教学和科研条件达到国内一流水平。

联系方式:联系人:李老师、涂老师;电话:+86-731-88836201/88836781;Email:gip@csu.edu.cn;地址:湖南省长沙市岳麓区麓山南路932号中南大学地球科学与信息物理学院;邮编:410083。

UUID: 47fb600c-e55e-4a49-b874-201a69bb3bdd

原始文件名: /home/andie/dev/tudou/annot/AI语料库-20240917-V2/AI语料库/知识分子公众号-pdf2txt/2019年/2019-11-13_中南大学第四届地球科学秋季论坛诚邀海内外青年人才交流.txt

是否为广告: 否

处理费用: 0.0062 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