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中国乃至北半球的人来讲,松树都是一类尽人皆知的植物,这些苍翠挺拔的树木在人们的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们提供了不可或缺的建材,树脂,薪炭,纸张等生活用品,同时也承载了久远而沉重的文化积淀。我们的生活离不开松木。
松科树木在北半球许多地区都是重要的经济树种,马尾松、红松、落叶松等都出产大量易得的木材,然而白皮松却没能成为用材林的主要树种。由于树干不够通直,难以提供合格的建材,加之白皮松木材轻软易腐,质地松脆,只能做一些粗糙稀松的工具,供应木材的任务上就直接被淘汰出局了。
松树多以刚直挺拔而著称,塔形的树冠,圆润通直的树干和大伞般横向伸展的树枝构成了最常见的松树形象,可白皮松却一反常态,它的幼树与其他松树并无二致,都是卵形或塔形的树冠,成年树则迥然不同,白皮松的树形类似阔叶树,树冠宽卵形,树干不如其他松树那样笔直,分支也相当的不整齐,位置往往较低,斜向上方伸展,有些树甚至没有明显主干,整株如同灌木状。
与此同时,另一条进献之路同样没有为白皮松打开。松树可以提取松香和松节油等重要化工原料,其中马尾松和油松功不可没。或许因为出身的原因,白皮松所在的单维管束亚属松脂的出产量远不如双维管束亚属的物种,白皮松又被淘汰出局。
用材之门和工业之门向白皮松关闭的同时,却有一扇窗为它而敞开,许多单维管束亚属的松树都会出产美味可口的松子,其中就包括了白皮松。松子富含油酸,亚油酸等不饱和脂肪酸,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并且香味浓郁,令人爱不释手。
白皮松虽然名为“白皮”,但颇有些名不副实。白皮松幼树的树皮呈现出橄榄绿色,随着树干增粗,最外层的树皮会破裂成片状之后逐渐脱落,从而形成深绿、红褐和灰白三种颜色斑驳的树皮,如同迷彩服一般,并且不同于其他松树皲裂的树皮,白皮松的树皮显得相当油润,颜色像是油彩涂画而成,倒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
得益于与众不同的外形,白皮松也获得了同属树种所不具备的优势。
提起松属的观赏性,许多人首先想到的大概是著名的黄山松(台湾松),诚然黄山上的奇松令人印象深刻,但这更多的是地理环境造就的结果,若将黄山松移栽到平地,则泯然众人。而白皮松凭借自身的姿态优美,树皮奇特,在园林应用上面沾了光。从荒山野岭中走出,进入中国各地的园林,又通过西方传教士和探险者的传播,在世界园林中站住了脚跟。
白皮松适应性较强、耐寒、耐旱、也抗污染,唯独不适合高温高湿的气候,因而无法生存于热带地区。
松树在民间向来被作为长寿的象征,松鹤延年一直是国画常见的主体,事实上大多数松树确实寿命很长,长寿松是地球上已知最古老的树木单体,其中一株已有4800多岁。一般的松树大都可以活几百年,白皮松也不例外,在其主要分布区北京,山西,河南等地均有数百年树龄的白皮松古树。
白皮松Pinus bungeana命名于1847年,种加词“bungeana”来源于俄国植物学家和药学家邦吉Bunge。邦吉1830年随俄国的中国教会调查团来华,经蒙古戈壁滩到北京,1831年夏在北京见到了栽培的白皮松,并将其带往欧洲。白皮松在一众松属成员里,显得不是那么出色,分布还算广泛,但并没有成为优势树种。
野生的白皮松生长于海拔500-1800m的低山地区,为喜光的树种,适应性较强,偏好深厚肥沃的黄土,但也能耐干旱贫瘠。
白皮松又称白骨松,白果松等,常绿乔木,最高可达25-30m,但生长缓慢,很难长到这个高度。叶较短,粗硬直立,球果卵形种子较大,有较短的翅。尽管松属大多数物种外观相似,但白皮松作为辨识度最高的松树之一,完全不需担心它会与其他松树混淆。
如今的白皮松,已经成为了一种世界性的植物,尽管没能成为栋梁之材,却另辟蹊径走上了一条属于自己的道路,它的后代在各地的园林里繁荣兴盛,生生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