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柯秀 | 一个会写科学新闻的机器人

来源: 中国科学报

发布日期: 2019-11-05

本文介绍了一个名为“小柯”的科学新闻写作机器人,它由中国科学报社和北京大学合作研发,旨在帮助科学家快速获取全球高水平英文论文的最新科研进展。文章还详细报道了两项最新的科学研究:一项关于蝴蝶适应辐射的基因组结构和基因渗入的研究,以及一项关于老年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患者左甲状腺素治疗效果的研究。

“小柯”是一个科学新闻写作机器人,由中国科学报社联合北京大学高水平科研团队研发而成,旨在帮助科学家以中文方式快速获取全球高水平英文论文发布的最新科研进展。美国哈佛大学的James Mallet和Nathaniel B. Edelman合作发现基因组结构和基因渗入对蝴蝶适应辐射的影响。相关论文发表于11月1日出版的《科学》。

研究人员利用20个从头开始的基因组组装案例来探究快速辐射的袖蝶属蝴蝶的形成历史和基因流结构。研究人员将不完整谱系排序从基因渗入中区分出来,并证明在广泛的基因组范围内,基因流已掩盖了该群体与几种古老谱系的发育关系。渗入基因座在低重组和基因丰富的区域代表性不足,这与清除和不相容基因座紧密相连的外来等位基因是一致的。研究人员确定了一个迄今未知的倒置,这种倒置揭示了一个颜色样式转换位点。

研究人员推断这种倒置是通过基因渗入在谱系之间转移的,并且在同属的另一分支也发生类似的重排。这些多样性的从头基因组序列能够帮助理解在适应辐射过程中基因渗入和选择性过程的重要性。荷兰莱顿大学医学中心的Jacobijn Gussekloo团队在最新研究中,分析了80岁及以上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患者左甲状腺素治疗与甲状腺相关症状的关系。相关论文10月30日在线发表在《美国医学会杂志》上。

目前,尚未清楚左甲状腺素治疗80岁及以上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甲减)患者是否可临床获益。2013年4月至2018年5月,研究组进行了一项前瞻性的随机临床试验,招募社区内251名80岁及以上患有亚临床甲减的居民,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其中112名接受左甲状腺素治疗,139名接受安慰剂治疗。

采用甲状腺疾病患者生活质量(ThyPRO)调查问卷对参与者的甲减症状和疲劳程度进行评估,0至100分,分数越高表示生活质量越差。共有212名参与者(84%)完成本试验。治疗12个月后,左甲状腺素组的甲减症状评分从基线时的21.7降至19.3,安慰剂组从19.8降至17.4,组间差异不显著;左甲状腺素组的疲劳评分从基线时的25.5升至28.2,安慰剂组从25.1升至28.7,组间差异亦不显著。

左甲状腺素组有33例(29.5%)患者至少发生1例不良事件,其中脑血管意外最常见,有3例发生;安慰剂组有40例(28.8%),其中肺炎最常见,有4例发生。结果表明,针对80岁及以上的亚临床甲减患者,采用左甲状腺素进行治疗,与安慰剂相比,并未显著改善其甲减症状和疲劳程度。因此,该研究不支持采用左甲状腺素治疗80岁及以上的亚临床甲减患者。

UUID: d13eec1c-c15f-4768-b7ef-5749c692e41d

原始文件名: /home/andie/dev/tudou/annot/AI语料库-20240917-V2/AI语料库/中国科学报公众号-pdf2txt/2019-2020/中国科学报_2019-11-05_“小柯”秀 | 一个会写科学新闻的机器人.txt

是否为广告: 否

处理费用: 0.0032 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