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关村的名称与中国科学院的发展密切相关。1951年4月,北京市政府为中国科学院保留了一片发展用地,1953年10月,中国科学院正式入驻该地,随后这里被称为中关村。中关村科学城的建设始于1951年,经过近半个世纪的发展,从一个不为人知的农业聚落,逐步成为现代科学技术的重要基地和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成为高科技的象征符号。
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回顾我国科技70年的发展,中关村具有典型的代表性。中关村的辉煌成就与中国科学院的发展与体制改革密不可分。1949年4月,中共中央决定在新中国成立后建立统一的科学院,成为全国最高科学机构。中科院成立后,首要任务之一是接收并整合原有的国立研究机构,并确定在北京的永久院址。
1951年1月20日,政务院文教委员会召开会议,提出在北京西郊清华大学以南、海淀以东划用5000亩土地作为中科院的科研基地。经过实际踏勘,4月4日,中科院致函北京市政府,申请在该地划用发展用地。北京市政府于1951年4月批准了这一申请,明确可用地约为4500亩。
中关村的“大名”来源于保福寺村的“中官聚落”。在中科院入主之前,该地区并没有规范的名称。1953年10月,中科院《中华地理志》编辑部入驻“四所”,因编辑部工作人员误将当地人称的“中官屯”听成“中关村”,最终形成了这一名称。
1953年12月,中关村第一座现代化科研建筑“原子能楼”竣工,成为中关村科学城的重要标志。此后,随着中科院各研究所的陆续迁入,中关村逐渐发展成为共和国现代科学技术的重要科研基地。
1978年,改革开放的春风吹入中关村,科技人员开始创业,形成了“中关村电子一条街”。1988年,我国第一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北京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在中关村成立,标志着中关村从科研基地向高新技术产业区的转变。至此,“中关村”不仅是一个地名,更成为高科技的象征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