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个月的《博物》杂志一直在带大家研究动物,这个月我们讲点有意思的人文历史,换换脑子。大家都知道,故宫现在已经是个“大IP”了,各种文创产品、综艺,都以搭上故宫为荣。但是!我们这次要讲的,不是你脑子里此刻浮现出来的北京故宫,也不是台北的“故宫博物院”,而是东北皇宫——沈阳的“微型故宫”,估计很多人都不了解它吧?
最近刚好赶上沈阳故宫的修缮阶段,于是我们的编辑专程去沈阳采访了相关工作者,为大家带回来很多关于沈阳故宫的神秘往事,以及皇家古建筑的第一手资料。如果你感兴趣的话,不妨跟我“进宫”瞧瞧。在了解修缮故宫的相关事宜之前,你有必要先对沈阳故宫有一些大概的了解。沈阳故宫坐落于当时沈阳(盛京)城的市中心,是中国仅存的两大宫殿建筑群之一,旧称“盛京宫殿”,为清朝初期的皇宫。
清朝迁都北京后,故宫被称作“陪都宫殿”、“留都宫殿”,后来就称之为沈阳故宫。后经康熙、乾隆时期的改建、增建,形成了今日有宫殿亭台楼阁斋堂等建筑100余座、500余间,占地面积达6万平方米的格局面貌。本期特别策划第一篇内容,就为大家讲述沈阳故宫修缮者们给古建筑“体检”、给木头“穿衣”、给彩画“改错题”的故事。在这过程中,他们又遇到了哪些令人进退两难的状况呢?我在这里不方便透露过多,买杂志去。
沈阳故宫修缮过程中,最吸引眼球的项目就是彩画。所谓“雕梁画栋”,在木结构外涂饰颜料,最初是为了保护木料,后来却演变成了独特的装饰艺术。彩画不仅有极高的审美价值,而且蕴藏着许多有趣知识。我们请来彩画专家,从图案到颜料,逐一解读其中的博物学密码。
沈阳故宫中,依据1929年史料最新修复的大政殿彩画在沈阳故宫中,能看到不同类型的彩画图案,有金光闪闪的龙凤、动植物、器物,有几何图案组成的规则纹样,还有一些人物故事。其实,彩画画什么都是很有讲究的,每一种图案都有它的历史渊源。这次我们就以沈阳故宫里的彩画为例,带大家了解明清彩画的五大分类——和玺、苏式、旋子、海墁和宝珠吉祥草,以及这当中的博物学知识。按图案内容,彩画可以分为五大类。
但若从颜料的角度来看,彩画分类就简单多了——就两类,一类用动物皮骨胶等调制颜料称为“胶做彩画”;另一类用油调制颜料,称为“油做彩画”。大多数彩画都属于前者,制作时将固体的胶质浸泡发开,用砂锅微火熬制,再与颜料混合。
沈阳故宫彩画所用颜料五花八门,大体可以分为矿物颜料,植物颜料,人工合成颜料,金属颜料等几类,其中性质稳定,耐久的矿物颜料与合成颜料使用最多,为了揭秘缤纷色彩的真身,我们向沈阳故宫的彩画修复团队借来了颜料箱,准备给大家展示展示。图中的蓝色、绿色和桔色,都有自己独特的名字和成分,你叫得上名字的有哪几个?在我国悠久的历史上,曾有过许多壮美的皇宫,但它们大都已经灰飞烟灭了。
而北京故宫和沈阳故宫,正是如今仅有的两位幸存者。我们本月杂志的特别策划栏目第三篇内容,就分别从东、中和西三路出发,带大家对比一下北京故宫和沈阳故宫在修建背景、建筑群布局等方面的不同。北京故宫内廷区,看过宫斗剧的朋友应该对这里不陌生哦对了,至于大家熟悉的“台北故宫”,正名为“台北故宫博物院”,建成于1965年,是一座外形仿古的现代博物院建筑,并非古代宫殿。
既然这期的特别策划一直在讲这宫那宫各种宫,看得都快不认识“宫”字了,那么“说文解字”栏目就顺势来讲讲遮风挡雨的汉字“宝盖头”吧!宫、家、室、安、定......一个个“宀”部字里,藏着先人们对建筑、居住、家庭生活的理解与憧憬。在清代官式建筑中,房屋的垂脊或戗脊上会设置一排小兽,称为“走兽”。兽越多,建筑的等级越高。在这些走兽中,有一只是海马,身披火焰。生活在海里,身上还有火焰,那不都浇灭了吗?
不要较真儿,《海错图》里有它的全身高清大图。本期“海错图谱”栏目,来给大家讲讲海马和它亲戚——海龙。拥有沈阳故宫等古建筑瑰宝的沈阳城,与杰出的建筑历史学家梁思成、林徽因也有很深的缘分。你或许不知道,沈阳不仅是这对传奇伉俪毕业生涯的发端地,还留下了他们优秀的建筑作品。请你买本杂志,翻到“山河故人”栏目仔细阅读,然后这就是我们一起为别人的爱情流泪的一天。很少有食物能像蛋糕一样,受到如此广泛的喜爱。
而它的分支多如天上星,让人吃不过来。那么,就请先来跟我一起认认它们,再有计划地一个个吃进肚里。我们博物旅行哥斯达黎加篇的内容还没讲完,具体故事请你买杂志看,我就不多说了。现在先来练练眼睛吧——下图的树上藏着两只不同种类的鬣蜥,你能找到它们吗?上期的违和之处是雌性普通翠鸟的下喙。雌雄普通翠鸟在体型、羽色等方面都十分接近,区别主要看喙部——雄鸟的喙整体呈黑色;雌鸟则上喙黑色,下喙橙红色。
我们用图片处理软件,将雌鸟的下喙也变成了黑色。你答对了吗?大虫子预警......此虫名叫马陆,也叫“千足虫”,跟蜈蚣一样有很多jio,因此成为很多人的心理阴影。希望坚持看到这里的朋友,再努努力,使劲儿看看上边的图,到底哪里不对劲,哪里被我们P过了?欢迎来留言里告诉大家!
中国传统古建筑上的各种图样,许多都是根据现实的动物植物形象艺术加工而成,并被赋予了某种吉祥寓意,明清往后的更是充满“吉祥话”谐音梗。比如“福在眼前”画蝙蝠和铜钱,“一路连科”画白鹭、荷花和蝌蚪。现代人的愿景与古时候大不相同,不过这也使得很多“生物吉祥话”应运而生——“马上有对象”、“锦鲤附体”、“永不挂蝌(科)”等等。如果把它们画成彩画图样,会是什么样呢?
请你结合动植物元素,来设计一些新时代的吉祥话吧。写上你的设计思路,用手机拍下你的画,发到微博上,加标签#我心中的理想生物#并@博物杂志,一旦被转发或刊登,就可以获得随机一款“滚滚”系列熊猫模型哦。欢迎大家在评论区踊跃留言(说啥都行),我会从本篇推送下面的评论中,随机挑选5位朋友送上《博物》11月份的杂志!或者你想直接买杂志那么请戳下面的小程序链接OMG这期杂志真的很精彩买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