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0月14日,国务院新闻办时隔23年再次发表了《中国的粮食安全》白皮书,明确:从中长期看,中国的粮食产需仍将维持紧平衡态势。
1994年,美国学者布朗写了一篇文章,题目为《谁来养活中国》,在西方世界引起广泛关注。25年过去,中国用全世界8%的耕地养活了18%的人口,但是布朗提出的问题,依旧值得我们警惕。
1984年,中国粮食产量首次突破4亿吨,人均粮食390公斤,只相当于今天的70%。在当时,这些粮食能够维持老百姓的基本温饱,却分不出更多的粮食去喂猪养鸡。1984年,中国人均肉类只有15公斤,相当于今天的1/4。当时,国家实行粮食定量供应,购买粮食需要粮票。直到1993年,粮票才退出历史舞台。
2015年以来,中国粮食产量连续四年稳定在6.5亿吨,国内总产量的18%。看似问题不大,其实不然。大豆占进口粮食总量的80%,而大豆的单产水平还不到主粮(水稻、小麦和玉米)的1/3。把这1.2亿吨进口粮食折算成耕地,相当于6亿亩的耕地。如果再加上进口的棉花、白糖、水果、肉类、奶粉等,则超过7亿亩。按照全国20亿亩耕地面积计算,我们的耕地“对外依存度”达到35%。
粮食生产需要消耗耕地、淡水、机械、燃油和化肥、农药——化肥和农药在为粮食增产做出重要贡献的同时,也是带来了严重的环境污染。中国的耕地占国土面积比重仅有14%。人多地少,人均耕地面积仅为0.1公顷,远低于俄罗斯、美国、巴西和阿根廷等农业大国。
为了增加粮食产量,中国使用了全世界1/3的化肥。化肥用量自1984年已经连续30多年成为世界第一。然而我们的化肥利用率仅为38%,远低于发达国家50-60%的水平。过量施肥破坏了耕地的土壤结构,造成土壤板结和盐碱化,导致水体富营养化,藻类植物疯长,水生生态系统遭受破坏。
黑土地是世界公认最肥沃的土壤,东北是全球三大黑土区之一,粮食产量占全国的1/4,调出量占全国的1/3,是中国重要的粮仓。这些年,黑土地被过度开发利用,土壤明显退化,黑土层已由上世纪50年代的60-70厘米下降到今天的20-30厘米。
中国的人均水资源仅为2050立方米,仅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1/4。农业灌溉消耗了中国60%的可利用水资源,用水效率却仅为30-40%。在北方旱区,由于水资源短缺,有些地方过度开采地下水资源用于农业灌溉。
未来30年,中国将依然面对粮食安全压力。全球人口预计到2050年将增加到95亿,粮食安全,是高悬在人类头上的一把达摩克里斯之剑。
中国是大豆的故乡,5000年前,华夏先民开启大豆种植。今天,大豆在地球上的种植面积达到1.2亿公顷,约占全世界耕地面积的8%。1995年,中国开始变成大豆进口国,进口量一路飙升到2018年的9000万吨,占全球大豆贸易的2/3。
中国的国产大豆产量仅为1500万吨,进口量达到9000万吨,进口依存度超过80%。为了保障饭碗,中国只能选择“牺牲”大豆,优先保障水稻和小麦的种植面积。
全球大豆年产量约为3.5亿吨,几个主产国扣除本土消费,能够拿出来进行国际贸易的只有1.5亿吨,其中美国为6000万吨。2018年中美贸易战中,中国进口大豆的主要来源国是美国和巴西。
尽管中国大豆采购量占全球大豆贸易的2/3,但大豆定价权并没有掌握在中国人手里。大豆困局并非无解,中国可以借鉴石油战略,进行全球化布局,建立多元化进口格局。
今天,很多朋友感受的是岁月静好、衣食无忧,然而中国能吃饱饭,不过是最近30年的事情。我们面临着人多地少、化学农业污染、耕地质量退化、地下水位下降、谷物品种多样性丧失等复杂问题,如何实现粮食安全和资源、环境和可持续农业之间的平衡,是摆在中国面前的一项刻不容缓的战略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