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值这个事,放在什么年代都是几家欢喜几家愁:终生没拍过彩色照片的呆萌大熊猫活成了国宝,奶凶的兔狲、高冷面瘫大方脸藏狐成了网红;忧伤者则如智商爆表的众多乌鸦,因为一身黑衣和单调沙哑的嗓音成了“扫把星”的代言。在鸟类世界中,有一个小家伙无愧于天生萌物。它身形小巧,个头仅仅和麻雀相当,最瞩目的特征是状如勺子的嘴,这便是它名字——勺嘴鹬[yù]——的由来。
勺嘴鹬是丘鹬科滨鹬属的一种小型涉禽,平均体长15厘米。繁殖期时,勺嘴鹬的头部和胸部呈红色,腹部白色,背部主要为黄褐色;非繁殖期时,其头部和胸腹部呈现白色,背部为灰色。勺嘴鹬主要在俄罗斯东北部繁殖,春秋迁徙季节途经日本、韩国和中国东部沿海地区,在中国南部沿海和东南亚等地越冬。
鸟类喙部的形状,和它们的取食方式、生活习性有着非常大的相关性。勺嘴鹬的嘴呈扁平勺状,取食方式和那些戳鱼吃的长嘴水鸟不同。它们把勺状嘴探入到泥水中,像扫帚扫地一般左右摇晃着脑袋踱步前行,用宽扁的嘴从水中过滤出软体动物和甲壳动物等食物。
勺嘴鹬一副天生萌样,但在鸟类研究者和观鸟爱好者之外,能叫出它名字的人可能寥寥无几。更重要的是,勺嘴鹬的处境并不乐观,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其繁殖数量已显著减少。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对勺嘴鹬的保护等级评估是极度濒危(CR)——在目前的评估体系中,极危的下一个等级就是“野外灭绝”(EW)。
研究数据显示,1976年全球勺嘴鹬约有2500对繁殖对,2000年下降到约1000对,2009年只剩下120~200对(一共约360~600个体)。研究认为,栖息地被破坏是勺嘴鹬在过去几十年间数量急剧下降的主要原因。全球气候变暖导致勺嘴鹬繁殖地的冻土层减少,使得它们偏爱的繁殖生境减少和退化,繁殖后代的机随之减少。
“方舟计划”(Ark Population)和“偷蛋计划”(head-starting)是目前两个主要的勺嘴鹬保育项目。2010年,有科学家通过数据推算,如果不采取任何保育措施,勺嘴鹬这个物种,有可能会在5~10年内灭绝。因此在2011年和2012年,科学家们在俄罗斯远东的繁殖地搜寻勺嘴鹬的巢,将其中一些卵带到英国一个保护区的人工环境下孵化。
现在,至少有24只勺嘴鹬生活在这个保护区,这些勺嘴鹬不再回到出生地,但它们顺利生育的下一代,将在条件合适的情况下送回到俄罗斯的繁殖地去继续生活。
“偷蛋计划”(Head-starting)由世界水禽与湿地基金会(WWT)等众多合作方共同参与。科学证明人工孵化和饲养的勺嘴鹬幼鸟在出巢后有很强的“独立性”,它们在第一次南迁时,不依赖亲鸟的引导,第二年它们仍旧会自主回到出生地。于是科学家们在繁殖地搜寻和收集勺嘴鹬产下的卵,再带到人工环境下孵化并饲养,在人为干预的情况下孵化率和幼鸟存活率能提高5倍以上。
自2013年来,每年秋季带人去江苏海边观赏勺嘴鹬,成为了我的经典活动之一。如果你想去野外看看勺嘴鹬,可以在春秋迁徙季节,带着单筒望远镜,前往江苏弶港的海边,试一试能否在野外找到它们。随着勺嘴鹬繁育项目的顺利开展,它们的保育计划似乎在向着一个良好的方向发展。在短期内,人工繁育和野外放归可以从一定程度上较为快速地恢复勺嘴鹬种群。然而,无论繁育项目如何成功,这都不能根本地解决勺嘴鹬的生存困境。
因为根本的解决方式,是要恢复勺嘴鹬失去的栖息地,让它们在野外能有足够的生存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