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诈骗集团登上你爸妈的社交网络

作者: 李子

来源: 果壳

发布日期: 2019-10-25

本文探讨了一个名为 Ads Inc 的广告公司通过操控 Facebook 用户账号进行诈骗的手法,揭示了中老年人等脆弱群体在互联网环境中面临的风险与挑战。文章分析了这种诈骗的运作机制,以及技术如何加剧社会不平等的问题。

Facebook 又摊上事儿了。不过这次不是 FB 自己,而是一个所谓的“广告集团”,大量在 FB 上投放骗子广告,手段极其隐秘、钻漏洞极其凶狠,最近才被揭露出冰山一角。是怎么做到的呢?这一通操作让人瞠目结舌——他们让一大群普通用户变成了他们的“僵尸”。而受害者,不是网瘾患者,是一群在网络面前最脆弱的人。

过去两年间,许多人的信用卡账单上,突然出现了一个不大不小的数字,而且每个月都扣钱。仔细一看,自己不知道在什么时候,“订阅”了一些莫名其妙的商品。而此时,Facebook 上面,上千个普通人的账号正被操控着,疯狂地发送一个个带明星脸的诈骗广告——汤姆汉克斯、桑德拉布鲁克、Snoop Dog 等等。这些广告,一次次不厌其烦地出现在你的首页时间线上。

这一切背后的主使是一个叫 Ads Inc 的广告公司,CEO 是个90后的野心家。这些套路,仔细分析,其实并不复杂。首先,这些虚假广告的模式都是同一个:订阅骗局(Subscription Scam)。你的时间线上突然出现一个你关注的明星新闻,旁边用极小的字标注出 sponsor,告诉你是广告。

但是你早就被明星的脸吸引进去(通常标题也很耸人听闻,比如明星绯闻啥的),点进去之后,发现所谓“新闻”里面,这个明星顺便给某个产品背了书(比如什么美容油、减肥代餐等等)。最后告诉你,你注册一下某个网站,会给你免费送一个试用品,只需要付运费就可以了。

于是你就兴冲冲注册了,填了信用卡付了“运费”,产品也送到了。但是一个月之后,你发现信用卡上多出了一个陌生的数字,少则几十多则几百——你在不经意间注册了该产品的“订阅服务”,想取消还极其极其麻烦。这种骗局对中老年人特别有效(广告里的明星也是多是中老年爱好的乡村歌手和演员)。中老年人对互联网信息不熟悉,不会看各种小字和 T&C,根本不知道广告能有多坑。

而这些广告的投放也很有策略——针对你的地域、年龄和其它信息,精准打击到这些“人傻钱多”者,收割一波韭菜。创始人是美国共和党的忠实支持者,川普在2016年时候精准打击穷红脖子的策略,他简直门儿通。但是,其实 FB 对广告审核很严的,如果发现是虚假广告或者宣传,核实之后很快就会封号,那骗子就打不了广告了。怎么办?

这下就是这个 Ads Inc 瞠目结舌的操作了:利用“出租账号”(Rent Account),打游击战。

所有人都可以在 FB 上打广告,只要你建立一个广告或者公众页面(类似于建个微信公众号),然后就能发帖子,花钱投广告让别人点进来,再把广告链到其它地方,然后你自己就可以卖你的产品了。如果我打广告的页面被封了,那我怎么办?

Ads Inc 与一系列平台合作,这些平台招募各种人让他们“出租”自己的 FB 个人账号。也不需要你的用户名和密码,只要给这些个第三方平台走个授权,装个浏览器插件,自己什么都不用干,就能让别人用你的账号设个主页并安排广告内容。

这些人很闲,又非常缺钱,还不太知道互联网怎么玩儿的。能把自己的账号“租出去”,一个月几十刀,一年就好几百,何乐而不为?有的还起手就送一台笔记本电脑,简直阔绰。然后这些人,再口口相传、发展自己的“下线”并收点儿提成,像传销一样。主妇的主妇朋友也挣了钱,或者拿到了商家送的免费手机、笔记本电脑,再招一波朋友。层层下去,这一下子 Ads Inc 手里就有成千上万个账号了。

而且,最关键的是,Ads Inc 和那些真正用这些账号打虚假广告的人,根本就不会被查到。FB 发现虚假广告之后,最多只能做到封掉这个账号相关的公共主页而已。打虚假广告的厂商,可以付钱给 Ads Inc 继续换个账号搞,换一个好几百刀。这一切,全部都是后台操作,后门程序的权限高到吓人,几乎可以获取你的一切个人信息。而前台完全不知道自己的账号已经被监控。他们根本没有能力去知道这中间具体发生了什么。

这个东西藏得之深、之隐蔽,又如此高科技、有组织,美国联邦调查委员会查了很久才把这整个事情揪出来。

互联网诈骗的原型是所谓“尼日利亚王子”,乍看愚蠢无比,但也能以量取胜。然而这个故事的走向却让人更加忧虑。当骗子比我们所有人都更懂技术的时候,事情就会朝不可收拾的地方发展,而普通人的生活会越来越艰难。不同的人,可以从不同的角度看待这个问题:互联网安全亟待改善;大平台必须加强监管;人们必须提升防备。即使不懂这些的人,也会捂着胸口感慨——小便宜千万不能占。

然而,技术以及它的操纵者,以一个巨大的、恐怖的形象盘踞着,它能精准地击中那些最弱势的群体,疯狂地进行剥削。这就是“掠夺性技术”。它所掠夺的空间,是潜在的不平等;而它所制造的,是更加巨大的不平等。

一个50多岁、不懂互联网、只想跟自己儿子互粉的大妈,一打开微信朋友圈、社交网络 App,就有坑人微商心心念念蹲着,有的放矢地坑了钱;回头大妈又被隔壁大妈说服,把自己账号租出去、把自己的个人信息分享了去换了点礼品,又间接地、十分用力地坑了别人。真的是完美的闭环。

中老年人是在技术前面最脆弱的群体之一。他们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意愿都比较低,对于互联网这种快速发展的新兴事物缺乏判断。当信息的载体和呈现面貌都发生了变化,他们难以用我们这一套标准去分辨好坏。根据科学杂志今年一月份的一项研究,65岁以上的老人转发假新闻的数量是年轻人的7倍之多。这事儿不管在国外还是在国内,都并不罕有——相信你也习惯了长辈在家庭群里发的各种耸人听闻的谣言。

我们用越来越先进的设计,制造着越来越“人性化”的界面。现在很多东西都“用户友好”,微信你爷爷也能玩得转;然而,这种看似降低了的壁垒,对他们来说又是隐形的深渊。互联网并不是简单的虚拟空间,而是随处都渗透着危险的复杂机器,需要大量的经验和知识去理解。在这中间的距离,正是掠夺发生的地带。

互联网开放的本质以及高度的商业化,让最懵懂的韭菜轻易地就能碰上技术最高超的收割者,可谓是毫无招架之力。其实你我都一样。电脑不过就是一个屏幕里,里面有一个浏览器,我们在里面上网,并把自己几乎托付给了这个“用户友好”的地方。然而,我们把我们最私密的东西——对话、日记、财产——都分享给了一个庞大、冷酷、永不遗忘的现代企业,以及它背后的所有,而我们唯一的希望,仅仅是它不在乎我们的存在而已。

前一阵子,《卫报》刊登了一系列深度报道,总领的标题,是《数字异托邦:算法是如何惩罚穷人的》。从社会保障,到工作劳动,再到福利决策,这些被技术人员拍脑袋想出来的“算法”,携带着天然的偏见,让穷人、少数族裔、女性深陷不公。而比这更为危险的是,这些人面对巨大的算法机器和它背后的资本与权力,手无寸铁。你如何期望一个连算法都不懂的人,去对抗算法呢?然后接下来是什么?

弱势群体进一步被“更先进”的网络与技术隔离。大妈被坑了之后,发誓远离社交网络,再也不用手机——那他们就彻底无法享受技术发展带来的便利,不平等又加深了。这就是技术的社会后果。

学界、乃至部分业界都在反思,究竟资本的力量,是怎么如此精确地通过技术壁垒、猛割普通人的肉?当技术带给社会的割裂大于福利,社会将怎么重新看待技术?我们到底需要怎样的技术?当然,我们并不是不要技术。我们需要认清的,是这么一个现实——没有一个技术是独立于社会存在的。技术并不是在一个真空中发展,而是产自我们的社会需求、被权力结构左右操纵、并作用于特定的群体。我们需要从技术的“周边”寻找答案。

UUID: d3bd5d93-88d6-4911-bcf7-e0ac2d48645d

原始文件名: /home/andie/dev/tudou/annot/AI语料库-20240917-V2/AI语料库/果壳公众号-pdf2txt/2019/2019-10-25_当诈骗集团登上你爸妈的社交网络.txt

是否为广告: 否

处理费用: 0.0084 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