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稠”是血栓的前期信号吗?

来源: 百科知识

发布日期: 2019-10-24

文章解释了“血稠”并非医学术语,而是高黏稠血症的通俗说法,与血栓是两个不同的概念。血黏度是描述血液特征的指标,而血栓是一种疾病,尽管二者有关联,但并无严格因果关系。高血黏度对健康有害,特别是对儿童和成人的重要器官功能有影响。

有人认为,“血稠”是非常危险的信号,意味着血栓等后果,必须想办法疏通血管,缓解血稠。其实,“血稠”只是民间的通俗说法,根本不是专业的医学术语。“血稠”在医学上指的是高黏稠血症。血黏度就是用于描述血液基本特征的一个指标。血黏度是一个相对值,如果将水黏度定义为1,正常血黏度则在4~5之间。通俗理解就是,血黏度数值越小,血流速度越快,反之则流速越慢。

“血稠”和血栓根本就是两码事。血栓是血管内形成的块状物。当血管受伤时,血小板和纤维蛋白启动保护反应形成血栓,以防止失血,所以适度的血栓对人体无大碍。但如果血栓逐渐增加,最终影响到血液循环,增加心脏负担,减少体内氧气供应和有害物质的排出,就会影响到人体健康。引起血栓的危险因素包括炎症、凝血异常、高胆固醇、高血压、糖尿病等。

因此,血黏度与血栓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前者描述的是血液特征,后者则通常指一种疾病,尽管有研究表明二者之间存在一定关联,但并没有严格的因果关系。血黏度本身是血液的一种物理属性,正常情况下是各种机能顺利完成的基础,但过高的血黏度则会造成危害。对儿童而言,高血黏度将阻碍心脏、肠道、肾脏和大脑等重要器官的正常供氧,可造成发育受阻。

对成人来讲,高血黏度可能是类风湿性关节炎或系统性狼疮等许多自身免疫性疾病的重要诱因,并且还与血管疾病、代谢疾病等存在一定关联。因此,保持正常的血黏度具有重要意义。

UUID: 53615bcb-cc5c-4ead-b368-78d8fb496da7

原始文件名: /home/andie/dev/tudou/annot/AI语料库-20240917-V2/AI语料库/百科知识公众号-pdf2txt/2019年/2019-10-24_“血稠”是血栓的前期信号吗?.txt

是否为广告: 否

处理费用: 0.0020 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