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柯”是一个科学新闻写作机器人,由中国科学报社联合北京大学高水平科研团队研发而成,旨在帮助科学家以中文方式快速获取全球高水平英文论文发布的最新科研进展。
美国加州大学圣芭芭拉分校的Thomas Weimbs课题组取得一项新进展,他们发现了酮症能够缓解多囊肾病(PKD)中肾囊肿的生长。10月17日《细胞—代谢》在线发表了这一成果。
最近的研究显示,食物摄入量的轻微减少会减慢小鼠模型中PKD的进展,但尚不清楚其影响是仅由于卡路里减少还是饮食的其他方面所致。研究人员发现该益处是由于酮症的诱导。在PKD大鼠模型中,限时进食且无热量减少,可强烈抑制受影响肾脏中的mTOR信号传导、增殖和纤维化。生酮饮食具有相似的作用,并导致肾囊性负担的消退。
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Nir Yosef和旧金山分校的Nadav Ahituv等研究人员合作鉴定并表征了驱动神经诱导的调控元件。这一研究成果在线发表于10月17日的《细胞—干细胞》。
利用人类多能干细胞(hPSC)的神经诱导作为范例,研究人员通过使用RNA测序(RNA-seq)、染色质免疫沉淀测序(ChIP-seq)以及转座酶可及性染色质测序(ATAC-seq)测试了在早期神经分化过程中的7个时间点。
荷兰阿姆斯特丹大学医学中心John J.P. Kastelein课题组,近日公布了他们对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儿童服用他汀类药物20年随访的结果。该项研究成果发表在10月17日出版的《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上。共有214名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患者(98%经基因确认)和他们的95名健康兄弟姐妹接受了随访。这些患者均参加过之前关于普伐他汀治疗2年的效果和安全性的安慰剂对照试验。
美国贝勒大学医学中心Stuart J. Spechler研究组近日进行了一项内科与外科治疗难治性胃灼热的随机对照试验。10月17日,《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发表了这一成果。研究组让PPI难治性胃灼热的患者服用20mg奥美拉唑,每日两次,持续2周。仍持续性胃灼热的患者接受内镜检查、食道活检等进一步检查。
若发现患者有反流性胃灼热,则随机分配他们接受腹腔镜Nissen胃底折叠术(手术组);积极的药物治疗——奥美拉唑+巴氯芬,根据症状添加地昔帕明(积极治疗组);或对照药物进行治疗,即奥美拉唑+安慰剂(对照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