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筝:别有深情一万重

作者: 邵凤丽

来源: 百科知识

发布日期: 2019-10-19

本文详细介绍了古筝的历史、构造、起源传说以及在唐代的文化地位,通过多个历史故事和诗词展现了古筝的深远影响和艺术魅力。

古筝音域宽广,音色优美动听,被誉为“众乐之王”“东方钢琴”。古筝由面板、雁柱(也称筝码)、琴弦、前岳山、弦钉、调音盒、琴足、后岳山、侧板、出音口、底板、穿弦孔组成。古筝的雁柱可以自由移动,一弦一音,按五声音阶排列,最早以二十五弦筝为最多,唐宋时有十三弦,后增至十六弦、十八弦、二十一弦等,目前最常用的古筝规格是二十一弦。

最早的古筝称为“筝”,又名“秦筝”“汉筝”“瑶筝”等,是一种历史十分悠久的汉族传统弹拨乐器。汉代刘熙在《释名》中分析了古筝名的由来,他认为“筝,铮铮然”,由于发音上与铮音十分类似,所以取名为筝。

古筝起源于战国时期,当时在秦国一带广泛流传,故又称为秦筝。李斯在《谏逐客书》中记载,秦国人喜欢音乐,击打瓦罐,弹着筝,用手拍打大腿,嘴里呜呜唱歌,像这样豪放、粗犷的演奏,才是地道的秦国音乐。实际上,关于古筝的来历,历史上一直众说纷纭。

司马迁在《史记》中记载:“太帝使素女鼓五十弦瑟。悲,帝禁不止,故破其瑟为二十五弦。”意思是说,太帝让仙女素娥弹奏一种五十弦的瑟。可当素娥弹奏时,太帝觉得素娥弹奏得过于悲凉,不想让她继续弹奏下去,但是又忍不住想听。于是,太帝将瑟一分为二,变成二十五弦。

东汉应劭在《风俗通义》中记载:“筝,五弦,筑身也。”这里说的筝有五根弦,形体同筑一样。许慎在《说文解字》中也说:“筝,鼓弦竹身乐也,从竹,争声。”由此可以看出,筝的形体和筑一样,只是筝要用弦演奏,属于典型的弦类乐器。

蒙恬是秦国的大将,骁勇善战,南征北讨数十年,为秦国立下汗马功劳。蒙恬并不是专业琴师,也不从事和音乐有关的职业,为什么会有传闻说他制造了筝呢?最早透露此说的是东汉应劭的《风俗通义》,文中说“或曰:蒙恬所造”。从这句话看,应劭也是听别人说筝是秦朝蒙恬制造的,他自己并没有给出更加确切的答案。

在唐都长安,骑马走在大街上,随时都能听到筝声。诗人白居易还把唐人不再喜欢听琴的原因归咎于筝:“不辞为君弹,纵弹人不听。何物使之然,羌笛与秦筝。”琴是那般无奈,筝却是那般风行。在白居易众多吟诵音乐的诗篇中,除了咏琴,就是咏筝,筝出现的频率比琵琶等其他乐器都多。如《夜筝》:“紫袖红弦明月中,自弹自感暗低容。弦凝指咽声停处,别有深情一万重。”

在唐代,女子也可以通过弹筝博得“周郎”青睐。李端在《听筝》中说“鸣筝金粟柱,素手玉房前”,金粟柱的古筝发出优美的声音,弹筝女子用她纤细洁白的手拨筝。按此写法,接下去似乎应该描写女子高超的弹奏技艺或者表现筝极富感染力的音乐形象,但出人意料的是,诗人笔锋陡转,描写女子为了引起知音的注意,故意错拨筝弦,“欲得周郎顾,时时误拂弦”。

UUID: 62ab6fc7-b577-4d00-8379-ef01e6dc64ee

原始文件名: /home/andie/dev/tudou/annot/AI语料库-20240917-V2/AI语料库/百科知识公众号-pdf2txt/2019年/2019-10-19_古筝:别有深情一万重.txt

是否为广告: 否

处理费用: 0.0063 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