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科技

作者: 窗敲雨

来源: 果壳

发布日期: 2019-10-19

本周科技展示了人工智能控制机械手单手解魔方、撒哈拉银蚁的高速奔跑、星际彗星2I/Borisov的观测、改进的光固化3D打印技术以及三叶虫化石的集群行为研究。

欢迎收看一周科技,本周人工智能与蚂蚁都带来了它们的才艺展示。

单手魔方本周,人工智能研究组织OpenAI又带来了新的演示视频。这一次,AI完成的任务是控制机械手解魔方——而且是用单手完成。这里使用了一种已经商业化的机械手,由Shadow Robot公司开发。AI通过强化学习在虚拟世界进行训练,逐渐掌握控制机械手转动魔方的方法。

研究者们利用“自动域随机化”的方法,不断在模拟训练中为AI创造越来越难以应对的环境。最终,经过训练的AI足以控制真正的机械手完成任务,并且可以抵御一些并未在训练中出现过的干扰。

高速移动

世界上最快的蚂蚁跑得有多快?目前的记录是每秒855毫米,来自撒哈拉银蚁。这一数字出自本周发表于《实验生物学期刊》的一项研究,通过高速摄影,研究者测量了这些蚂蚁的奔跑速度。每秒不到一米的移动距离咋一看似乎不多,但这可相当于蚂蚁身长的108倍。撒哈拉银蚁摆动肢体的频率极高,这帮助它们跑出高速。它们的步态也能帮助分配重量,避免陷入沙子增加阻力。

星际彗星

还记得人类发现的第二个星际天体2I/Borisov彗星吗?哈勃望远镜为它拍了照。10月12日,天文学教授David Jewitt带领的团队利用哈勃望远镜对2I/Borisov彗星进行了观测。哈勃望远镜记录的图像拍到了这颗彗星彗核周围聚集的尘埃,以及后面长长的尘埃彗尾。目前看来,2I/Borisov与人们发现的第一个星际天体“奥陌陌”非常不同。

快速打印

本周《科学》上发表了一项改进的光固化3D打印技术,它能快速地打印大规模的物体,每小时可打印43厘米高。光固化是一种利用光照促使液态光敏树脂聚合成固体的3D打印方法。传统的光固化打印速度较慢,2015年发表于《科学》的一项技术大大改善了光固化3D打印的速度,但它依然存在缺陷:固化过程中会产热,而系统散热效率有限,因此无法打印横截面积太大的物体。而这一次,新技术解决了散热问题。

研究者们用一层流动的氟化油带走了固化界面上产生的热量,使快速且大规模的3D打印得以实现。

排队走这是一群排成一条线的三叶虫化石,发现于摩洛哥,距今约有4.8亿年。本周发表于《科学报告》的一项研究对若干这样的“三叶虫队列”化石进行了描述和分析,这些队列最多时有22只三叶虫排在一起。论文指出,这种一条线的排列不太可能是在被动运输和水流的作用下形成,它更可能是三叶虫们主动的集群行为。

研究者推测,这些小动物当时有可能是在进行集体迁移,用身体上突出的长刺结构彼此接触保持队形,并在移动的过程中突然被沉积物掩埋,变成了排着队的化石。这些化石提示,动物的集群行为有着相当古老的起源。

UUID: 879affc5-28a9-47d8-8e0a-7f93d5e4935c

原始文件名: /home/andie/dev/tudou/annot/AI语料库-20240917-V2/AI语料库/果壳公众号-pdf2txt/2019/2019-10-19_你能单手解魔方吗?这只AI控制的机械手可以一周科技.txt

是否为广告: 否

处理费用: 0.0037 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