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0月12日,教育部在《关于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意见》中明确要求“加强学生体育课程考核,不能达到《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合格要求者不能毕业”。体质健康标准项目包括体重指数、肺活量、50米跑、坐位体前屈、立定跳远、耐力跑等(男生1000米,女生800米)等。
尽管该文件的出发点是帮助大学生养成良好运动习惯、改善体质,”引导树立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但还是引起了激烈的讨论:单一陈旧的测试项目,是否有考虑到体重超标、肢体残障等特殊人群?把体测不合格和不能毕业放在一起,真的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吗?以惩戒为手段的政策是否能够帮助大学生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
作为体育强国,美国的大学体育教育政策在过去一百多年间经历了数次变迁,基本沿着从国家需要优先到尊重个体优先的方向演进。一位刚刚从美国大学毕业的年轻人,对美国的大学体育教育变迁与经验做了梳理。
1861年,南北战争的硝烟开始在美国弥漫,位于马萨诸塞州的阿默斯特学院(Amherst College)建立起了全美首个大学体育必修课体系。
从今天的角度来看,这一体系的运动部分更接近中国中学的课间操,而非体育课。每周有四天,各年级学生被要求集体运动半小时,前15-20分钟是利用手持器械的低强度健身操,剩余时间则是学生自主选择的运动项目,比如使用更重的器械、单杠、吊环等体操项目。值得注意的是,该课程目的在于让学生参与运动,因此仅记考勤,而不设基于运动水平的统一考核指标,这一思想在美国高校此后百余年的体育教育浮沉中也一直贯穿始终。
除此之外,医学背景出身的希区柯克还为学生讲解生理学与卫生学知识,以期助其养成终身健康生活习惯。这对当时卫生与防疫条件远不及今天的美国大学来说十分实用。
自此之后,体育必修课程首先在像阿默斯特学院一样的私立精英大学中推广开来,并于两次世界大战间的1920年代末-1930年代初达到顶峰,全美97%的四年制大学都设立了体育必修课。自1898美西战争以来美国不断的外战与增长的服役人口比或是原因之一。
二战后,美国大学的体育必修课程开始走向多元化。当年的“排头兵”阿默斯特学院在1940年代以丰富的竞技项目课程(如橄榄球、足球等)取代了源于德国、被认为是“19世纪式”的集体健身操和已然不具现实意义的卫生课。而在同期的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羽毛球、击剑与舞蹈等新颖的选择开始出现在可选课程中,帮助学生摆脱了乏味的集体健身操。
1960年代末至1970年代初,伴随着越南战争的学生反战运动使必修体育课在美国迎来了一场影响持续至今的大溃败。学生们不希望再被强迫上体育课,而要求将选择权交给自己。包括许多常青藤高校在内的美国大学于这一阶段废除了体育必修制度。到1977年,美国只有57%的高校仍保留体育必修制,此后这一数字逐渐滑落到2010年代的39.7%。
体育必修制度在美国式微同样引起了一定争议,并令许多人感到焦虑。
1969年,宾夕法尼亚大学(简称为“宾大”)的体育教育主管乔治 A. 芒格(George A. Munger)就曾尖锐地认为宾大取消体育必修是“当时‘纵容时代’(Age of Permissiveness)的恶果”。2016年哈佛大学进化生物系主任丹尼尔·E·利伯曼(Daniel E. Lieberman)亦在校刊疾呼恢复越战前每学期30小时体育运动的要求。
然而,即便在这样五花八门的反对声音中,也从未有人提出过像中国一样基于特定运动项目标准来对学生进行体育教育。
2014年,当被搜狐体育问及对于中国大学1000米、跳远等项目的统一考核标准时,美国大学体育教师便显露出了困惑与不解,“我教体育课11年了,我从来也没听说过有这样的标准,每个人的情况不同,怎么可能统一标准呢?体育课更多的是帮助学生健身而已,并没有太多竞赛的意义。” 阿肯色大学体育教师科尔·舒梅克说道。
的确,即便在今天仍有体育必修要求的美国高校,也意在帮助学生接触不同运动以找到最适合自己的项目,并最终养成良好运动习惯。因材施教,提供多元且符合当前学生偏好的选择,而非让所有人都在某些特定项目上达到预设标准,是这些大学能够让学生喊出“爱体育课”而不是抗议抵制的关键。
以著名的女校威尔斯利学院(Wellesley College)为例,在这所仅有2534名在校生的大学里,就有动感单车、帆船、排球、力量训练、芭蕾舞、滑雪、马术等五十余种课程供学生选择,来完成一学年体育课程的必修要求,而这还不包括急救证书培训、冰球队等非课程类项目。
如若现有课程无法满足学生的兴趣或水平需求,学生还可以申请修在教师指导下的独立体育课程,真正从教育的供给端做到了“有教无类”,而非用一个身高体重指数就给自己的学生打上“不合格”的标签。
美国大学体育教育完全真的没有指标吗?
100码游泳测试是当前少数几个美国高校(麻省理工、哥伦比亚大学等)保留的指标性测试,不过其目的是引导学生重视这一“生存技能”,因此没有速度或姿势限制,未通过者也只需要上一门每周两次40分钟的游泳课。汉密尔顿学院(Hamilton College)曾独树一帜地对学生做了长跑要求。
2011年,该学院体教主管戴夫·汤普森(Dave Thompson)在决定放弃将长跑测试作为毕业硬性指标时表示:“旧的测试方法让我们感到是在孤立学生。”
作为一名从小不善长跑的学生,笔者对这句话深有体会。中学阶段那些充斥“耐久跑”的课程让本喜欢运动的我感到焦虑与抵触,因为无论多么努力我也不可能达到标准。
在当时,无论是打篮球、力量训练,甚至橄榄球这样的项目都会比在跑圈时喘不上气让我在体育课上收获更多,并保持长期兴趣,但中考和体育会考时的考核标准却只有一千米跑和引体向上。最终,我选择放弃并申请了免体(免修体育课),成为体育课的旁观者。
我相信,对于像我一样曾在硬指标面前选择放弃的学生而言,如果当时有机会能进行真正适合自己的锻炼,或者至少在评价时和学期开始的自己而不是国家标准比,我们都会以更积极的态度面对体育教育。
尽管如今美国大学的体育教育或许在“自由”的道路上走得有些太远,但其多元化选择、个性化评估的理念却从未遭受质疑与动摇,因为体育教育的目的从来不是为了让每名学生成为合格的长跑者或举重队员,而是意识到运动的重要性与快乐,并养成终身健康生活习惯。
做体育教育和其他教育一样,把手段当目的效果往往适得其反。画下一条高高在上的标准线,圈出几个过时的项目,更可能招致真正需要加强运动的学生的抵触与逆反,因为他们付出的巨大努力可能并不能在某项成绩上体现出来。达不到《国家体质健康标准》,并不会阻碍一个学生成长为对国家、社会有益的栋梁之才,但或因为新规而被扣下一纸毕业证,却可能为他实现自我价值设下不小的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