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氧化碳,地球上最重要的温室气体。自第一次工业革命以来,人类因燃烧化石燃料已经向地球排放了累积超过1.5万亿吨二氧化碳。全球气温也随之不断升高,从1880年到现在,全球平均气温升高了0.8摄氏度。过量碳排放对人类社会有着怎样的影响?回答这一问题,一种直观的方式是评估过量的碳排放对全球经济的影响。
9月23日,《科学报告》的一篇论文从劳动力损失的角度,探讨了长年累月的二氧化碳排放对全球经济的影响。论文指出,由于二氧化碳排放造成全球气温升高,农业、采矿业、建筑业等对于气温敏感的经济部门将因此受害,且每增加1万亿吨二氧化碳排放,全球每年因劳动生产率下降造成的损失占全球GDP的2%,其中东南亚、非洲中北部和南美北部将成为受影响最严重的地区。
这项研究加拿大康考迪亚大学地理、规划和环境系的亚恩·查瓦拉斯领导完成。在研究正式开始前,查瓦拉斯和同事有一个简单的推测:二氧化碳过量排放将造成高温天气增多,而易受高温天气影响的行业为了保障职工健康,将不得不为职工安排更多的休息时间,由此这些行业的劳动生产率降低,进而造成经济损失。
二氧化碳可以在大气中存留数千年的时间,因此在一定时间内,随着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不断累积,全球的气温也会相应增加。为了评估累积二氧化碳排放对全球气温升高造成的影响,研究人员计算了每年和每季度不同区域热暴露条件的变化。为何这么做?原因很简单,一是热暴露与工作时间安排密切相关,由此可以推算出劳动生产率损失;二是全球气温升高会造成部分地区高温天气增多,使相应地区人们的热暴露水平增加。
在研究中,热暴露的程度通过一个叫做“湿球温度”的指数进行评估。这个指数不只是人们一般所说的气温,它综合考虑了气温、湿度、风速、太阳辐射等因素对人的影响,是体感温度的一种表征指标,其阈值已经被多地政府用作工作场所的热度标准。而利用现有的气候模型,研究人员可以算出一年中的每日湿球温度。
接下来,研究人员将得到的结果与国际劳工组织的数据库相结合,估算了由于碳排放带来的热暴露所造成的劳动生产率损失,特别是5个易受热暴露影响的经济部门:农业、采矿业、采石业、制造业和建筑业。假设未来的社会经济条件不会发生改变、且各国严格遵守工作场所湿球温度阈值,研究人员发现每增加1万亿吨二氧化碳排放,每年因劳动生产率下降造成的损失将达到全球GDP的2%。
一个可供参考的数据是,去年全球共向大气中排放了近400亿吨二氧化碳。按照这一排放水平,以去年作为时间起点,25年后地球上累积二氧化碳排放可达1万亿吨。
由于上述5个易受影响的行业往往是低收入国家的主要经济部门,因此相比于高收入国家,低收入国家的经济受碳排放影响更大。计算结果表明,低收入和中低收入国家的劳动生产率损失几乎是高收入国家的9倍,其中东南亚、非洲中北部和南美北部是受影响最严重的地区。
“地处温暖地区的发展中国家,劳动生产率损失的热暴露阈值可能很快就会被大范围地超过,”论文的作者之一、康考迪亚大学教授达蒙·马修斯说,“这些国家由于有更多的劳动力受雇于这些经济部门,且建设适应气候变化的基础设施的能力薄弱,因此更容易受到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