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的首个生态摄影大奖,是两位表情包之王的角斗

作者: 瘦驼&霜天蛾

来源: 物种日历

发布日期: 2019-10-17

中国摄影师鲍永清在国际生态摄影界最高赛事中获奖,其作品捕捉了藏狐与旱獭之间的瞬间。文章详细介绍了藏狐和旱獭的生态习性,以及与人类的互动,强调了与野生动物保持距离的重要性。

昨天(2019年10月16日)上午,由BBC和英国自然历史博物馆联合创办的国际生态摄影界最高赛事,年度野生生物摄影师大赛(Wildlife Photographer of the Year,简称WPY)的赛事官方宣布,今年的年度摄影师,被授予给了中国摄影师鲍永清。在此之前,从未有过中国人获得这一奖项。

从这张名为《为生存而战》的照片上来看,藏狐在追赶旱獭,而旱獭因受到惊吓猛地转身,长大嘴巴伸开前爪,神情仿佛一个受到惊吓的人。恭喜鲍永清老师!赛事官方对这张照片的评语是:鲍永清的作品从48000多个参赛作品中脱颖而出,它捕捉到了藏狐与旱獭之间难忘的瞬间,是幽默与恐怖的结合。

藏狐可以算是我们最不熟悉的一种狐狸了,因为它生活的区域实在离人类的文明中心们太远了。藏狐极少到海拔3000米以下的区域来活动,最高的分布区海拔可以达到5200米。除了有一笔在乞力马扎罗峰顶附近目击“杂色狼”非洲野犬的记录,藏狐是最“高处胜寒”的犬科动物。在我国,藏狐仅仅是“三有”动物。在IUCN红色名录中,藏狐被列为无危(LC)。这并不意味着它真的不受威胁,关于藏狐的数据依然缺乏。

在获奖照片的左侧是一只正在捕食的藏狐。藏狐主要以高原鼠兔、旱獭、田鼠等为食,有时也会吃雪豹剩余的藏羚羊、白唇鹿等。作为青藏高原数量较多的小型捕食者,藏狐菜单中的主菜是鼠兔,佐以其他小型啮齿类动物、昆虫和腐肉。千万别被表情包上的方脸迷惑,藏狐其实个头很小,大概跟迷你雪纳瑞差不多,体重只有五千克左右。别说棕熊和狼,就连同为网红的兔狲都经常撵得藏狐满街跑。

在鲍永清的照片中,最引人注目的就是右侧惊恐的旱獭了。中国有4种旱獭,其中喜马拉雅旱獭最为广泛,主要生活于青藏高原的高山草甸区,从滇西北到新疆南部均有分布。这一区域在古代属于吐蕃,因此,国内“土拨鼠”一词可能是“吐蕃鼠”的谐音。汉语里的土拨鼠,指的多半就是旱獭,英文为Marmot。

旱獭的相貌特征,全世界都差不多:大脸,小耳朵,表情看上去很呆,基本上算是一个大型老鼠。有多大型呢?如喜马拉雅旱獭可长到半米长、十几斤重,算是一只中型犬的体型,但看起来要臃肿肥胖很多,因为是在高海拔寒冷地区活动,必须要有厚厚的毛皮和脂肪。旱獭有一条蓬松的尾巴,一般为身上的三分之一左右。

旱獭主要栖息于海拔3000~5460米、牧草生长旺盛的草甸草原,多在排水良好的向阳坡地上打洞居住,白天出来觅食。旱獭为家族式群栖动物,家族成员各自建造自己的居住洞,互相联通,组成一个洞群。相邻家族的洞群也会重叠,组成一个大型生活小区。小区成员共享同一片草甸取食,相敬如宾,极少打架。

旱獭的野生天敌有猛禽、狼、藏狐等,发现天敌时,它们会用尖利的叫声向同伴报警,开头那只网红灰白旱獭,其原声也是这种尖细的叽叽叫,在北美一些地方被称为whistlepig,可以说非常形象了。在网上经常可以看到藏区人民与旱獭近距离接触的照片。藏人不喜杀生,经常投喂,把野生的旱獭惯得像个宠物,甚至内地一些旅游的人看到了,也忍不住要去亲亲抱抱,然而,这种行为非常危险。

旱獭可携带鼠疫菌,在我国12个鼠疫自然疫源地中,喜马拉雅旱獭的分布区是最为活跃的鼠疫疫源地,也是我国动物间和人间鼠疫流行最严重的地区之一。这里的鼠疫菌毒性很强,在临床上超过一半都是肺型鼠疫,可借助飞沫传播。需要记住的是,旱獭虽呆萌,但只可远观,不可亵玩。珍惜生命,远离野生旱獭。

UUID: 748f455e-f54e-4856-9ffc-c322c8326240

原始文件名: /home/andie/dev/tudou/annot/AI语料库-20240917-V2/AI语料库/物种日历公众号-pdf2txt/2019年/2019-10-17_中国人的首个生态摄影大奖,是两位表情包之王的角斗.txt

是否为广告: 否

处理费用: 0.0054 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