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在西北大学百年校庆典礼上,西大人第一次唱响了自己的校歌。校歌是学校精魂的浓缩。然而,当时已有近百年历史的西北大学却一直都没有唱出自己的校歌,这实在令广大校友和师生心里过不去。于是,在上世纪几次校庆筹备中,校歌的创作一次次被该校提上日程,学校在校内外仅征集到的歌词就有20多首。但西大人对确定自己的校歌是慎之又慎,成品的出炉也就一拖再拖。
在学校即将迎来百年华诞之时,校歌的创作又一次被郑重提出。学校下了决心:在百年校庆的庆典上,一定要唱响西北大学的校歌。西北大学校歌的创作和确定走的完全是群众路线。当时,该校的百年校庆办公室通过校报、广播、网站等形式广泛征求意见。在兼收并蓄众家所长之后,由时任该校文学院副院长刘卫平执笔创作了两首风格迥异的校歌歌词。学校将这两首备选校歌谱曲后制成小样,反复播放,由师生们自由投票定夺。
两首校歌,一首充满古风古韵,一首通俗晓畅,西大人不约而同地选择了前者。西北大学校歌辞章典雅、气势宏大,集中体现了西北大学艰苦创业、自强不息的精神和公诚勤朴的办学理念,结尾的“蜚英腾茂,山高水长”语出《史记·司马相如列传》“蜚英声,腾茂实”。此句又作“飞声腾实”,《周书》语:“咸能飞声腾实,不泯于百代之后。”“蜚英腾茂,山高水长”,意谓西大继往开来的欣荣气象将万世永传。
虽然西北大学拥有自己的校歌时间并不长,但该校其实早在20世纪30年代就已经开始创作自己的校歌了。1938年,西北大学前身——国立西北联合大学曾经推请国文系主任黎锦熙和法商学院院长许寿裳撰写校歌,初稿写成后,经联大常务委员会讨论通过。汉唐胜地,西北上庠,风雨设帐历沧桑。公诚勤朴传薪火,团结民主弦歌昂。葱茏嘉木盛,锦绣凤藻昌。春秋代序,懿德远扬!人文渊薮,科技殿堂,滋兰树蕙满庭芳。
旧学新知融四海,鸿儒俊彦聚八方。与终南巍巍,共河汉泱泱。蜚英腾茂,山高水长!黎锦熙该校歌的歌词如下——并序连黉,卌载燕都迥。歌词首先回顾了西北联大的由来。组成西北联大的北平大学、北平师范大学和北洋工学院都创立于光绪末年,到1938年都有了40年左右的历史,抗日战争爆发后,因形势所迫,不得不联为一体,暂别平津,西迁来陕,又从西安转移汉中。现在既然校名西北,自然要负起西北文化创新的责任。
《礼记·中庸》云:“君子之道,譬如远行,必自迩;譬如登高,必自卑。”志存高远者,必须脚踏实地,从小事做起,所以说“天山万仞自卑隆”。紧接着,歌词细数了组成联大的院系。国立西北联合大学最初成立时设文理学院、法商学院、教育学院、农学院、工学院和医学院6个院,其规模甚至已经超过了远在昆明的西南联大。最后,歌词阐明了学校的使命和目标所在。
黑格尔说:“只有知识是唯一的救星……唯有知识才能使我们不致认为国运之盛衰、国脉之绝续仅系于一城一堡之被外兵占领与否。”绵延几千年的华夏雄风,岂能摧折于暴敌之手?西北联大师生就要勠力同心,在大西北借助教育学术的力量振兴民族,发扬国光。一首歌词80余字,涵盖了如此丰富的内容,既有历史之凝重,又有时代之特色,既细致精微,又大开大阖、气势磅礴。
可惜的是,就在请人为校歌谱曲时,西北联大易名为国立西北大学,校歌不得不流产。然而,黎锦熙始终不能忘情于校歌。1944年5月,他以校歌为纲,撰写了一部简明的《国立西北大学校史》,每句歌词就是一个小标题,抒写了西大的方方面面,成为了解西大的经典性文献。黎锦熙也颇为自得,称其校史写作为“斯亦史家创体也欤”。1913年,黎锦熙在湖南长沙第一师范学校任历史教员时,毛泽东和蔡和森是他的学生。
1939年,毛泽东得知黎锦熙在当时设址于陕西城固的西北大学任教,特地给他寄去一本刚刚出版的《论持久战》。并序连黉,卌载燕都迥。联辉合耀,文化开秦陇。汉江千里源蟠冢,天山万仞自卑隆。文理导愚蒙;政法倡忠勇;师资树人表;实业拯民穷;健体明医弱者雄。勤朴公诚校训崇。华夏声威,神州文物,原从西北,化被东南。努力发扬我四千年国族之雄风!1942年,毛泽东还托回米脂奔丧的西大文学院院长马师儒问候黎锦熙。
黎锦熙与毛泽东之间也多有书信来往。在城固期间,黎锦熙受聘担任编修方志总纂,为陕西地方志的建设和发展中国方志理论作出了重要贡献。他撰写的《城固县志续修工作方案》(又名《方志今议》)体现了他方志“四原则”和取材“三宗”,以此为核心形成一整套体系,开创了民国时期新型方志的先声。根据此理论,黎锦熙先后撰成多本地方县志。
在黎锦熙的带动下,西北大学先后在兴办地方企业和医疗卫生事业、陕南地质勘探考察、地方考古、地方社会调查、培训地方师资力量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开创了西北大学为陕西和西北地方建设作贡献的先河。(作者系西北大学党委宣传部主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