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的历史上不乏传奇故事。伟大科学家给我们的印象往往是天赋异禀,只手补天。远的,有牛顿以一己之力建立起经典力学的半壁江山;近的,有1905年26岁的爱因斯坦“一花开四叶”,发表了关于光电效应、布朗运动、狭义相对论和质能关系的四篇论文。这四篇论文,每一篇都值得一个诺贝尔奖。
这样的故事看多了,难免让我们生出仙凡有别的感慨。那么,金字塔尖的超级学者,真的和一般优秀的科学家差距那么大吗?美国西北大学副教授王大顺(Dashun Wang)教授领导的研究小组,通过分析1900~2016年间545位诺贝尔奖得主的职业生涯,对这个问题给出了一个十分微妙的回答:诺奖得主和我们几乎是一样的。
我们对第一流科学家常见印象,是英雄出少年。
第一流的学者,似乎总是年纪轻轻就见识不凡,并且总是能够凭借一己之力扭转乾坤。基于这个印象,他们首先研究了诺贝尔奖得主是否比其他学者更英雄出少年。这里先要介绍一点背景:最近几年对科学家职业生涯的研究表明,一个科学家最好的工作,可以是他一生发表的论文中的任何一篇,而且每一篇论文成功的机会是均等的。虽然由于年轻的时候,学者一般精力比较充足,产量比较高,所以高质量的文章一般比较容易出现在职业生涯的早期。
可是,在文章质量上,早期的文章和晚期的文章并没有显著的差别。这个法则被称作“影响力随缘法则(random impact rule)”。那么,诺贝尔奖得主,是否受到这个法则的影响呢?
王教授的小组发现,相比于一般的学者,诺贝尔奖得主最有影响力的工作,尤其是获得诺贝尔奖的工作,确实往往是他们的工作里面排位靠前的工作。这似乎符合我们对诺奖得主“少年英雄”的印象:天才总是早熟的。
但是,进一步的分析表明,倘若把诺奖得主获得诺奖的工作去掉,这个现象就不见了:剩下的文章里面,最重要的工作,同样可以是他们一生工作的任何一个工作。除去获得诺贝尔奖的工作之外,他们与一般优秀的学者好像没有什么不一样。
如此说来,给诺贝尔奖得主带来不一样的,似乎只有诺贝尔奖级的工作了。那么,诺贝尔奖级的工作,有什么特别呢?王教授的研究小组接下来统计了诺贝尔奖得主工作的作者数量。
他们发现,这些诺奖得主获得诺贝尔奖的工作,作者数量确实比起他们同期的其他工作要偏少。但是,把获得诺贝尔奖的工作去掉,这个现象也不见了。这一点,支持了不久之前的一个发现:小团队比起大团队更容易做出颠覆性的工作,因为人数少的话,选题要自由得多。另一个不可忽视的可能原因是,倘若一个突破性的工作由一个大团队做出,请问最多只能给三个人的诺贝尔奖,该给谁呢?
“但是”,大家要问了,“诺贝尔奖得主,和其他人不还是有一个不同吗?他们能做出来拿到诺贝尔奖的工作,而其他人不可以啊。”王大顺小组的结论是:其实不是这样的。做出诺贝尔奖水平工作的学者,其实要比最后拿到诺贝尔奖的学者多得多,可是只有有幸在足够年轻的时候做出来诺贝尔奖工作的学者,能够有足够的时间等到领域的承认,并最终进入诺贝尔奖的殿堂:诺贝尔奖毕竟是不颁发给逝者的。
当然,如果活得足够长,迟一点做出贡献也有希望等得到。例如,57岁做出锂电池,现如今已是97岁高龄的约翰·班宁斯特·古迪纳夫(John.B.Goodenough)教授,不也是等来了诺贝尔奖吗?比起获得诺贝尔奖,最重要的,始终是努力做个足够好(Goodenough)的学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