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码字一时爽,校对火葬场。你生活中一定遇到过这样的情况——美滋滋按下票圈的发送键,才发现把“快乐”写成“快了”;小心翼翼提交了简历,才发现把“教育”写成“教养”;跟领导汇报工作,点完发送,才看到“经历”写成了“敬礼”,“时间”写成了“事件”,甚至把“老板”写成“老爸”;或者吭哧吭哧码完一篇推送,结果把“主教”写成了“教主”。发出去的文字,泼出去的水。错别字真是文字工作者永恒的噩梦。
奇怪的是,直到你按下“发送”键之前,你似乎检查再多次都发现不了错别字。直到“发送”完毕,错别字又会突然出现在你眼前,让你后悔莫及——我无数次怀疑身边有某种神秘力量在偷偷改掉我的稿子,不然我咋就看不到自己的错字啊?这是个很有意思的问题。
究其原因,很可能是你的大脑过于膨胀了——它自以为经验充足,于是小小的“偷懒”了一下。想了解错别字怎么出现的,首先要了解,当我们检查文章时,大脑到底在干啥。
与很多人想象的不同,一般情况下,我们常规的快速浏览阅读并非逐字进行的,而是跳跃进行的。这一过程,我们用眼动仪的记录或许更容易理解。眼动仪是用来记录视线变化的,它可以通过视频再次呈现阅读过程中焦点变化的情况。例如下面的动图,就是眼动仪的记录结果。其中红色圆圈表示眼睛焦点停留的位置,圆圈大小表示停留时间。
可以发现很多单词都是被跳过的,例如“to”、“and”这类介词、连词,甚至“affect”这种词都被跳过了。在一些更简略的浏览中,许多名词动词都可能会被跳过。这便不难理解为什么我们经常会“漏掉”一些错字。
不过,这并不意味着这些单词完全被抛弃,否则我们就只能获得零散的单词而非完整的句子了。它们没有进入“中央凹”,而进入了“副中央凹”。什么是中央凹呢?
它是我们视网膜中分别事物最清晰的区域,位于视网膜中心位置,也就是我们的视线焦点所在之处。换句话说,我们视线焦点以外的区域,其实是并不清晰的。不信?只盯着下图的中心,然后试着找找看哪个杨超越没带耳坠呢?生活中,你以为你看到的都是上图,但如果你盯着中心不移动视线,你实际上看到的是下图。我们之所以不会觉得看到了下图,是因为眼睛随时处于跳动状态,不断改变焦点,捕捉附近的视觉信息,从而形成完整清晰的印象。
而副中央凹则是中央凹周围的部分,它获得的视觉信息不如中央凹清晰,但依然可以拥有一部分清晰的视觉,也可以理解为我们所说的“余光”。
简单来说,我们的大脑对信息加工的精细程度是有限的。即使捕捉到了视觉刺激,也只是将它纳入信息整合,大部分情况下并不会去判断它是否错误。错字?连审核流程都没走,第一次校对失败。这次,我们再把自己写的文字看一遍。这次稍稍放慢浏览速度,让绝大部分字都能被充分捕捉到。
但这样就不会错了吗?你做PPT、写邮件的时候不也每次都是逐句检查的吗?结果呢?(手动流泪.jpg)在阅读中,并不是我们放慢阅读速度就可以认真加工每一个字的,大脑在阅读中会主动去“猜”下一个字是什么,并根据这个猜测进行阅读,以此来加快阅读效率。预测性指在阅读过程中, 读者从前文信息中能预测后面某个字或词出现的概率。
高预测性词则是某一语境下出现概率较高的词,例如“西红柿炒”后面更多的会接“鸡蛋”而不是“月饼”。还有一个概念叫“邻近词”,指两个复合词在同一位置有相同的字,例如“简单”和“简洁”,“心理”和“心里”“心情”“心意”......我们读一段文字时,拥有邻近词数多的词被跳读的概率更高,且首次注视时间和凝视时间更短。
另一个影响因素是“语义透明度”:高透明度的词,字义与词义一致,例如美丽、道路、窗户等;低透明度的词,字义与词义不一致,例如沙雕、雨女无瓜、996等。我们阅读文字时,对高透明词的凝视时间和总注视时间都会更长一点,也不易被跳读。总结一下,在我们阅读和校对文字时,有很多词天生就容易被忽视、容易被跳过、也更容易出错。
你的脑子过于自信,自以为对眼前的文字了如指掌,这就导致很多错字可以偷偷绕过审核,从而失去了被揪出来的机会。错别字再次划水成功,第二次校对失败。
第三次校对,我决定请一位朋友帮忙看一遍。她之前对这篇文章一无所知,脑补的程度应该会大大降低了吧?你太低估错字的狡猾了,谁说它一定要是错的呢?
曾经,网上有一段神奇的文字非常火,它是这样的(请快速阅读)——“研表究明,汉字的序顺并不定一能影阅响读,比如你当看完这句话后,才发这现里的字全是乱的。”它的原始版本是这样的——不过这只是个段子,剑桥大学并未做这个实验,但它依然引起了心理学家们的兴趣。研究结果发现,在较慢的阅读当中,颠倒的语序会影响人们的阅读效率,增加阅读速度,人们比较容易发现顺序混乱的错误(比如当你读上述英文段落时)。
但这一现象在可预测的句子中会被消除——我们快速看一段文字时,会更多把精力用于“理解”而非“分析句子”。大脑会提取并自动整合各个元素以及整体语境,然后根据经验和个人立场对文章大意做出猜测。此时你的脑子更膨胀了,它根本不关注具体的词了。结果,字词的错误更难被发现了。错字开了美颜,第三次校对失败。
第四次校对,别问,问就是不想看了。
看了三遍了,眼睛都要磨出茧子了...…不对,我在说什么啊,等等,我的手怎么自己开始点奶茶了?阅读文字是一个高度消耗认知资源的任务。一旦注意力不集中,不仅会漏掉重要信息、无法整合信息,甚至会错误摄取很多干扰信息。
至今记得几年前,我边挂着阴阳师边看老师留的心理咨询材料,做笔记的时候在理应写“咨询师”的地方非常自然且无意识地写上了“阴阳师”三个字——万幸的是我在交任务前及时发现了这个错误,避免了一场当众检讨。当你已经把一段文字反复检查了三遍,大脑已经处于紧张状态,已经开始累了。大脑累了,第一反应就是罢工——你将没有充足的脑细胞去消化文字,结果就是,你紧皱眉头看似认真地一遍遍扫过文字,其实啥也没看进去,白忙活。
如果你继续逼自己的大脑,它就会开始思考今天最新的热搜、思考吃点什么零食、思考要不要来盘游戏了。总之,绝对不会去识别错别字了。错字开挂,大脑血条空了,第四次校对失败。全剧终。
说了这么多,那难道错别字真的就不能避免吗?结合上面说的问题,确实也能总结出一些小tips:1. 念出声:轻声读出来是个好方法。朗读时不仅需要阅读,还需要“输出”,会需要更多认知资源,也更要求我们将注意力集中在文本上。
如果在公共场合不便大声朗读,也可以小声念口型,但一定要放慢速度、吐字清晰,而不是在大脑里默念。2. 找另一个人看看:每个人的阅读习惯有所差异,你容易漏过的词或许在他人眼中就是需要精细加工的词。请小伙伴帮你看一遍,多一个人帮忙,就多一个人帮你“拦截”住那些偷跑的错字。3. 保持清醒:在检查之前,给自己10分钟时间休息一下,听听轻音乐,起身走一走,休息一下大脑,选择自己精神饱满的时刻进行校对和检查。
即使deadline就在眼前了,也一定要给自己留出一点清醒的时间,否则重要任务出了错字,肯定得不偿失。不说了,我再去校对一遍这篇文章了o(╥﹏﹏╥)o,祝大家的生活中没有错别字。
一个AI昨天的“全职奶”手快的朋友请自行忽略一下,AI再次(划掉)在此谢过大家了......文中插画来源:东方IC参考文献:臧传丽,鹿子佳,张志超. (2019). 语义和句法信息在副中央凹加工中的作用. 心理科学进展, 27(1), 11-19. 臧传丽, 张慢慢, 郭晓峰, 刘娟, 闫国利, 白学军. (2012). 中文词汇加工的若干效应:基于眼动研究的证据. 心理科学进展, 20(09), 1382-1392.易维, 鹿士义, & YI Wei; LU Shiyi. (2013). 语块的心理现实性. 心理科学进展, 21(12), 2110-2117.卞迁, 崔磊, 闫国利. (2010). 词素位置颠倒对汉语句子阅读影响的眼动研究. 心理研究, 03(1), 29-35.Luke, S., & Christianson, G. (2012). Semantic predictability eliminates the transposed-letter effect. Memory & Cognition, 40(4), 628-641.本文经授权转载自简单心理(ID:janelee1231),如需二次转载请联系原作者欢迎转发到朋友圈。
果壳ID:Guokr42整天不知道在科普些啥玩意儿的果壳我觉得你应该关注一下喜欢别忘了点在看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