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柯”是一个科学新闻写作机器人,由中国科学报社联合北京大学高水平科研团队研发而成,旨在帮助科学家以中文方式快速获取全球高水平英文论文发布的最新科研进展。Evangelos Evangelou研究团队系统分析和批判评价了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患者预后的预测模型。这一研究成果日前在线发表于《英国医学杂志》。
研究组系统搜索了228篇符合条件的文献,描述了408个预后模型的开发、38个模型的外部验证,以及20个针对COPD以外疾病预后模型的验证。408个预后模型建立于3个临床环境:239个针对门诊患者、155个针对住院患者、14个针对急诊患者。这408个预后模型中,最普遍的终点是死亡率、COPD急性加重和再次住院的风险。总体来说,最常用的预测因素是年龄、一秒用力呼气量、性别、体重指数和吸烟。
在408个预后模型中,100个得到了内部验证,91个检测了校准开发模型。286个模型无法展示,只有56个模型可通过完整方程式展示。C统计模型可对311个模型进行判别。38个模型进行了外部验证,但其中只有12个由一个完全独立的团队进行验证。只有7个预后模型的总体偏倚风险较低。总之,该研究对COPD患者预后预测模型进行了详细的描绘和评估,发现它们的开发过程存在一些方法上的缺陷,且外部验证率较低。
未来研究应着眼于通过更新和外部验证来对现有的这些模型进行改进,并在临床实践中对其安全性、临床有效性和成本效益进行评估。美国麻省理工学院Timothy K. Lu团队通过噬菌体尾部纤维突变进行工程化改造噬菌体宿主范围,从而实现对细菌抗性的抑制。这一研究成果发表在近日出版的《细胞》上。
通过自然进化和结构建模,研究人员在T3噬菌体尾巴纤维蛋白中鉴定了宿主范围决定区(HRDR),并开发了高通量策略以通过定点诱变对这些区域进行遗传工程改造。受抗体特异性工程的启发,这种方法可产生深层的功能多样性,同时最大程度地减少对整个尾部纤维结构的破坏,从而产生合成的“噬菌体”。
研究人员发现,突变HRDR会产生宿主范围改变的噬菌体,而筛选出的噬菌体可实现对体外细菌生长的长期抑制,这是通过防止耐药性的出现所实现的,并且使用鼠模型可在体内起作用。研究人员预计,这种方法可能会促进下一代抗微生物药物的产生,从而减缓耐药性的发展,并可能扩展到其他病毒载体,从而具有广泛的应用范围。据了解,抗生素耐药性感染的迅速出现促使人们对基于噬菌体的抗菌素的兴趣日益浓厚。
然而,细菌获得抗药性是成功开发噬菌体疗法的主要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