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长腿,细绒毛,水汪汪的大眼睛。长在猫咪身上这就是萌,但如果长在其他一些动物身上,就是让人闻风丧胆的大“杀器”了。比如说蜘蛛。
家中的小邻居家隅蛛(Tegenaria domestica)是一种十分常见的蜘蛛,分布范围覆盖亚、欧、非三大洲。它学名的种加词domestica意为“家养的”,欧洲人把它称作“domestic house spider”(家养房蛛)。
这两个名字的意思都是说,它是一种喜欢在家中出没的蜘蛛。家隅蛛的腿长是身长的两倍,肚子和腿都长着毛。和其他蜘蛛一样,它有八只眼睛,其中六只冲着前面。作为捕食者,家隅蛛需要发达的视觉来瞄准猎物。
家隅蛛属于漏斗蛛科的隅蛛属。“漏斗蛛”这个名字来自它们的蛛网。
漏斗蛛的网分为两部分:一张用没有粘性的丝织成的平面蛛网,上面横七竖八地连接着一些蛛丝;一个细长的漏斗状丝管,丝管通常会通往一个可以藏身的小坑或者缝隙。草地上、灌木丛里或者建筑中,都可以发现它们的蛛网。漏斗蛛平时坐在丝管里等待猎物。如果有昆虫撞到丝网表面,上面的蛛丝会暂时阻碍猎物行动,把它绊倒或者挡住。这时,蜘蛛就会急急忙忙跑出来,咬住昆虫,注入毒液,把动弹不得的猎物拖到丝管深处。
家隅蛛不光跑得快,还很谨慎。它并非闷头一个劲向前跑,而是像定格动画一样,断断续续,往前蹿一蹿,停一停,观察周围情况,然后再往前蹿。每年秋季,雌家隅蛛会产生外激素撒在网上,宣布她可以恋爱;雄蛛则会四处奔走,寻找对象。雌家隅蛛一次能产几十颗卵,并将卵装在卵囊里,藏在它漏斗形丝管的最深处。家隅蛛在蜘蛛里是很长寿的,人工饲养的雌蛛有活到七岁的记录。
家隅蛛的个头不大,大个儿的雌蛛身长可能稍稍超过1厘米,雄蛛身长还不到1厘米,身体是暗淡的褐色——总之是一种比较低调的蜘蛛。前面提到过的“飞毛腿”蜘蛛E. atrica,腿奇长无比,雌蛛八肢全部展开,宽度可超过4厘米。它的英文名叫giant house spider(巨房蛛),和家隅蛛比起来,也确实是比较“巨”。
家隅蛛个性温和。如果你惹到了它,它要么是钻到丝管深处怂成一团,要么赶紧逃跑。
即使咬人,它的口器也无法穿透皮肤——实际上,整个漏斗蛛科都没有什么狠角色。它们中最臭名昭著的,是和家隅蛛同属的T. agrestis,英文名 hobo spider(流浪汉蛛)。“流浪汉蛛”原产欧洲,后来被引进美国。1996年有报道称,有人被“流浪汉蛛”咬了,伤口出现严重坏死。美国的疾病防控中心(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因此把它列为危险的蜘蛛。
但后来的研究发现,“流浪汉蛛”的毒液里没有可以导致坏死的成分。被它咬的人,也没再发现过严重中毒的现象。“流浪汉蛛”毒性很厉害的报道,很可能是错误信息,伤口坏死或许是细菌所致。很多人都害怕蜘蛛,所以把锅扣在了它的头上。
讲到这里,喜欢看纪录片的朋友可能会发问,漏斗蛛科真的很“怂”吗?我怎么听说漏斗蛛特别毒呢?实际上这是名字造成的误会。
所谓的特别毒的“漏斗蛛”,跟漏斗蛛科(Agelenidae)的成员并没有半毛钱关系,就像老婆和老婆饼没有什么关系一样。生活在澳洲南部的毒疣蛛科的Atrax robustus,它的网和漏斗蛛一样,也有一段漏斗状的丝管,因此被称为悉尼漏斗网蛛(Sydney funnel-web spider)。它的毒牙又尖又长,可以咬穿人的皮肤。悉尼漏斗网蛛的毒液含有能影响钠离子通道的成分,对灵长类动物的毒性特别大。
吉尼斯世界纪录把它列为“(对人类)最毒的蜘蛛”。悉尼漏斗网蛛常出现在人口密集的地区,和众多毒虫毒蛇一起,大大提高了人们在土澳的生存难度,在媒体上露面的机会也不少。因此这个并非漏斗蛛科的“漏斗网蛛”,在大众心目中的名气反而比正牌的漏斗蛛大。所幸的是,在1981年,针对悉尼漏斗网蛛的抗毒血清被研制出来后,就再没有人被它毒死的记录了。
总之,家隅蛛只是一种怂怂的小小蜘蛛。如果遇到了它,大可不必紧张,它不仅会跟你长期为伴,还会捕食蚊子,助你除害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