偷听别人聊天获取情报,这种事情可不止人类做得出来。科学家们最近发现,松鼠也会偷听鸟类聊天,来判断周围是否有危险。之前的研究表明,包括松鼠在内的许多动物会收听来自其他动物的警报声,有些动物则会注意到和它们共存的生物发出的“警报解除”信号,以此来评估危险状况。听听警报也就算了,但最新的研究发现,动物们还会偷听其他物种的“日常闲聊”,来判断周遭环境是否安全。
俄亥俄州欧柏林学院的教授基斯·塔文(Keith Tarvin)和他的同事们,观察了出没于欧柏林公园和住宅区的67只灰松鼠(Sciurus carolinensis),并将观察结果发表在《公共图书科学馆·综合》(PLoS One)期刊上。观察灰松鼠30秒之后,研究人员会播放几秒红尾鵟(Buteo jamaicensis)的叫声——这是一种猛禽,它的食物包括各种小型哺乳动物、鸟和爬行类,松鼠也在其中。
然后,研究者再观察灰松鼠之后30秒的反应。结果显示,在听到红尾鵟叫声之后的30秒,灰松鼠处于“警戒”的时间增加了——它们会出现静止不动,或是一溜烟儿地逃跑等,也比先前更常抬起头来观察周遭环境。
随后,研究人员给灰松鼠播放了3分钟的鸣禽聊天声或者白噪音。后者作为对照组,前者的聊天声则是实验组。
这些聊天声由好几种鸣禽组成,它们也怕红尾鵟,当红尾鵟以及其他捕猎鸣禽和灰松鼠的捕猎者接近时,它们会发出警戒声;不过,在没有危险的时候,它们会聊天。研究团队给28只灰松鼠播放了鸣禽聊天的声音,给26只灰松鼠播放了白噪音——之所以不足67只,是因为有几只灰松鼠在研究者们收集数据之前就跑出了他们的视线。
接着,他们分析了研究结果,并且将一些因素也纳入了考虑范围,例如灰松鼠对红尾鵟叫声的反应、灰松鼠是在树上还是在地面上。
他们发现,听到两种类型的录音,灰松鼠都表现出了类似的警惕行为。但比起听到白噪音的灰松鼠,听到鸣禽聊天声的灰松鼠更不常抬起头;而且随着时间推移,这种抬头的警戒行为更是大幅下降,这说明它们更快地减少了警惕行为。研究者在论文中写道:“将鸣禽的聊天声作为一种安全标志,这可能是适应环境的结果。因为在有鸣禽聊天的情况下,可以安全地减少警惕行为的灰松鼠,或许有更高的概率能觅食成功。”
塔文表示:“这项研究表明,偷听有关安全的公共信息这一行为比我们之前想的要更为广泛。”“不同物种之间可能不需要紧密的生态关系,也能让一方学到其他物种提供的信息线索。”塔文补充道,并指出研究中的灰松鼠和鸣禽在移动住所时并不会考虑对方。
然而,研究人员也认为,他们还得做更多研究,才能确定松鼠是否只对特定鸟类的聊天有反应;另外,他们也还不知道,松鼠是只专注鸣禽聊天的声音,还是对录音中鸣禽们的觅食、推挤声都有反应。
研究团队还指出,随着人造噪音的增加,松鼠可能越来越难偷听到鸣禽的声音。这意味着它们虽要花更多时间来警戒四周的情况,只有更少的时间可以觅食。
没有参与该研究的利物浦大学演化生态学家雅各布·伯约根森博士(Jakob Bro-Jorgensen)表示,该研究表明,动物们不仅可以根据其他动物发出的警戒声,来评估捕猎者出没的风险;还能根据非警戒声来判断,即使发出声音的动物是它们不常接触的物种。
“该研究让人们注意到,动物是如何通过乍看上去不相关的信号,来从周遭环境中收集信息的,”他说,“这也让你想知道,人类活动对自然音景无处不在的影响越来越大,这是否会以我们从未想过的方式,影响到野生动物的生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