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苏争霸:李政道杨振宁获诺奖始末

作者: 黄庆桥

来源: pixabay.com

发布日期: 2019-09-26

1956年,李政道和杨振宁提出弱作用下宇称不守恒理论假说,1957年被实验证实并获诺贝尔物理学奖。在美苏争霸背景下,两国围绕这一科学理论及其获奖展开国际争夺战,反映了科学背后的政治竞争。美国和苏联通过媒体宣传和科学发现优先权之争,展示了科学与政治的复杂关系。

1956年10月,中国籍留美青年物理学家李政道、杨振宁(以下简称“李、杨”)提出弱作用下宇称不守恒理论假说。该理论旋即于1957年1月被美籍华裔女物理学家吴健雄等人的实验证实,引起国际物理学界巨大震动,并于当年10月获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奖速度之快,在诺奖百年历史上实属罕见。

正因为李、杨提出的新理论极具颠覆性与影响力,加之二人的特殊身份,在美苏争霸的时代背景下,美国、苏联围绕李、杨的科学理论及其获诺贝尔奖,展开了一场国际争夺战,典型地反映了科学背后的政治竞争。

两大阵营对峙:科学发现优先权之争的表与里

李、杨的理论假说在1956年10月发表之后,虽然受到科学界尤其是物理科学界的关注,但其影响并未扩散至社会和政治层面。原因在于,普通公众对这一高深的高能物理理论并不理解;另一方面,宇称不守恒理论仍处于假说阶段,还未得到实验的严格检验与证实,很多知名物理学家并不认可这个理论假说。

1957年1月15日,哥伦比亚大学通过召开新闻发布会的方式,公布吴健雄等人的两组验证宇称不守恒理论的实验,一下子让李、杨的理论假说变成了革命性的科学理论。与此同时,采取新闻发布会这一特殊方式,也让这个普通人难以理解的科学理论进入了社会舆论场域。

1957年1月16日,《纽约时报》围绕哥伦比亚大学的新闻发布会和宇称不守恒理论,以两篇专文、两篇实验报告给予了充分的报道,显示了美国主流媒体对于这一重大科学发现的高度关注。

1957年正值美苏争霸的高潮期,美国大张旗鼓宣传基础科学上的成就,自然会引起苏联的关注和反击。

2月15日,苏联《真理报》发表长篇文章,报道苏联科学院院士、物理学家兰道(又译为“朗道”)提出的复合反演论,文章说,兰道院士的复合反演论说明宇称守恒理论不具有普遍性。

1957年也正值中苏合作蜜月期,那时,处于西方封锁之中的新中国,是社会主义阵营的重要成员。全面向苏联学习,特别是学习苏联先进的科学技术,是新中国的重大战略决策。在此背景下,苏联的宣传自然也会引起新中国的关注与声援。

2月25日,新华社发布了1500多字的长篇通稿,全面介绍2月15日苏联《真理报》上关于兰道的复合反演论的文章。

面对苏联在科学发现优先权上的“挑衅”和社会主义阵营的附和,美国媒体也不甘示弱,发表重磅文章,给予回击。

2月25日(与中国新华社的通稿同一天),《纽约时报》在显著位置发表了题为《<真理报>隐藏了什么》的评论文章,矛头直指苏联和中国。

1957年10月31日,该年度诺贝尔物理学奖揭晓,李政道、杨振宁折桂;不仅如此,李、杨二人还是该年度唯一一对在美国工作获得诺贝尔奖的科学家。因此,美国主流媒体对李、杨获诺奖之事高度关注,并给予了大量报道。

在10月31日诺贝尔物理学奖揭晓之前,瑞典媒体已经提前知晓该奖项的结果,因此斯德哥尔摩当地报纸在10月30日就报道说,在美国工作的两位中国物理学家将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纽约时报》旋即于10月31日转载了这一报道,并配以《在美国的中国人获诺贝尔奖》的标题。

1957年10月4日,苏联抢在美国的前面,发射了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伴侣一号”,开创了人类进军地球外层空间的新纪元。这件事显然更为意义重大,因为卫星的实用价值尤其是其军事意义,是美苏双方都极为看重的。

在苏联发射卫星的巨大压力下,美国也投入巨资,加紧研制。在科研经费投入相对固定的情况下,这无疑会挤占其他领域尤其是基础科学领域的研究经费,进而引发争论。

1950年代后期,在美苏争霸、社会主义阵营和资本主义阵营对峙的时代背景下,李、杨提出的重大科学理论及其获诺贝尔奖已不再是单纯的科学事件,其影响已不再仅限于科学领域,而在科学之外的社会与政治场域产生了令人意外的重要影响。

美苏双方围绕宇称不守恒理论的发现这一重大科学事件所展开的舆论战,既是一场科学发现优先权之争,更是美苏双方透过科学进行的一场争霸较量,典型地体现了科学与政治、无国界的科学与有国界的政治参与之间的复杂关系。

UUID: 26a85057-0921-4459-80f2-ec9a57d99fd1

原始文件名: /home/andie/dev/tudou/annot/AI语料库-20240917-V2/AI语料库/知识分子公众号-pdf2txt/2019年/2019-09-26_美苏争霸,“暗战”李政道杨振宁获诺奖始末.txt

是否为广告: 否

处理费用: 0.0077 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