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一阵,一条关于“某生鲜店大量丢弃食品,甚至不让人捡走”的微博火了。虽然,超市为了保证新鲜,扔掉卖不掉的临期食物,是完全合乎规定的行为,毕竟过了保质期的食物有各种各样的安全隐患,谁也担不起这个责任;然而,大量的食物被白白浪费,还是让各路围观群众扼腕叹息。
也并不是只有这家生鲜店而已。各类餐饮、门店都存在着食物浪费的现象。
如果你觉得这就已经足够浪费了,那可能你还没有看到真正触目惊心的数字——在美国,有30%-40%生产出来的食物,最后被丢弃,成为垃圾。2009年,美国卫生研究所生物建模实验室的研究人员利用数学建模的手段,通过计算食品产量和人口能量消耗,估算出美国平均每人每天会浪费掉1400 kcal的食物。而全世界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地方,食物浪费的情况也都不容乐观。
在英国,这个数字是25%;而在中国,官方并没有公布具体的数字,但根据一些研究报告,中国生产出来的水果和蔬菜,大约有15%-20%没能最后到消费者手里;整个供应链大概会浪费掉20%左右的粮食。而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2011年的估计,全世界生产出来的食品里,大约有四分之一没有被最终消费,以各种形式被浪费或者损耗掉。
从经济学上讲,虽然市场“看不见的手”能长期让供需平衡,但短期的波动依然会造成供需关系的变化,滞销的食物自然会被丢弃。一些供过于求的食品,甚至早早地就烂在了地里——将它们收上来再运到市场上的成本已经超过了它的价钱。实际上,在正常的经济运行中,由于供需关系的变化而浪费的食物并不占大部分。
美国农业部的研究数据显示,在零售端,因为滞销、过了保质期而不得不被丢弃的食品,只占所有食品的2%,其中大部分都是新鲜蔬菜和乳制品。而消费者买回去因为“没吃掉”而被扔掉的东西,占到了总食品供应的1/4。前面提到的牛奶,大约有1/3都在家里被倒掉了。食品过度囤积、在家里放坏的食物数量相当巨大,因为过期而被丢掉的食物也很多。
除了零售端和家庭的食品浪费,还有许多浪费出现在供应链更远端的地方,发生在“食品供应”出现在市场上之前。从农场到运输到加工环节,有相当多的食物都被当做“成本”而丢弃。许多“卖相不好”的蔬菜水果,甚至过不了农场这一关,直接就留在了树上或者地里。储存和运输的环节的消耗同样也是十分惊人的。越是新鲜的食物,就越容易受到交通运输的损耗,也十分容易在这些环节受到各种污染的影响而无法进入销售环节。
随着生产和销售环节的专业化、细化以及机械化,这样的损耗会变得越来越多。有研究统计,上市的食品平均会经过33道不同的工序转手,才会被消费者看见。
用一定的浪费去换取效率,让我们能够更轻松地买到更便宜的食物,的确是经济发展的结果。对我们已经过上好日子的人来说,浪费点儿食物好像是没什么大不了的事情。事实也证明,人群对于食物浪费的态度,与其经济条件是有相当大的关系的。
世界粮农组织2011年的调查报告表明,那些“不太在意食品浪费”的、家庭经济条件好的人群,的确浪费掉了更多的食物。2016年俄亥俄州立大学的一项研究显示,有60%的人承认,为了新鲜而丢弃还能的食物是“可以接受的”,而收入越高的人群,则更倾向于选择“新鲜”。
但是,食品损耗在经济上听起来合理,却绕不过两个问题——环境问题,以及分配问题。
农业生产是人类对水资源消耗最大、最集中的部门;耕地的扩展,对原生生态系统的破坏十分显著;在农业生产和运输中,亦会消耗掉大量的能源,排放出温室气体,加剧地球生态的负担;废弃掉的食物,只有很少一部分用作了化肥或者饲料,大部分都成为了填埋的垃圾。美国每年有接近25%的水资源被耗在了浪费掉的食物上;为了生产这部分最后被丢掉的食物,所排出的温室气体有120亿立方米,相当于两千万辆轿车一年的排放量。
而中国每年浪费掉的食物所用掉的水资源,能抵得上加拿大一个国家的水资源消耗量。
如何解决生产、分配、资源利用的问题,并不仅仅是我们叹息着“可惜”就能节约下来的,需要全社会的配合,将食品浪费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比如,一些国家已经出台了法律,鼓励或者规定零售企业将滞销的食物分配给福利部门;而欧美国家的“食品银行”(food bank)等慈善组织,也会回收一部分不适合出售的食物,送给需要的人。
在欧洲,有告诉人们哪里有打折临期食品出售的app,鼓励人们“捡便宜”,减少食品在零售端的浪费。美国一些州的政府部门正在研究新的保质期规定,例如区分“sell by”(在XX之前出售,仅对商家有效),“use by”(在XX之前食用,不然有可能变质)和“best by”(在XX之前食用最好,但过了这个日子之后也可以食用、不必丢弃),让人们尽量减少不必要的丢弃行为。
而我们在消费的时候,也可以更加“环境友好”一些,比如,尽量选择本地、时令的食物,买合适的分量,尽量避免过度包装、过度加工的食品,避免囤货,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