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常年在家庭群里潜水,一定对“肝炎”这个病不陌生。肝炎-肝硬化-肝癌,这条“必经之路”加深了人们对肝炎的恐惧,也让越来越多的人在生活中谈“肝炎”色变。为了预防肝炎,这样的“贴心”建议我们应该都见过:如果在公共食堂吃饭,最好是要带一套自己专用的碗筷;如果不幸罹患肝炎,曾经与肝炎患者的正常接触、在公共食堂就餐则往往会被拎出来背锅。
在许多人的传统认知里,对于肝炎患者,管他甲乙丙丁戊,最好的方法就是隔离。但这种做法真的科学吗?肝炎,通常是指由多种致病因素,如病毒、细菌、寄生虫、化学毒物、药物和毒物、酒精等,侵害肝脏,使得肝脏细胞受到破坏,肝功能受到损害。它可以引起身体的一系列不适症状,以及肝功能指标的异常。
肝炎可以分为急性和慢性,肝硬化、肝癌等严重疾病多是由慢性肝炎迁延而来,但急性肝炎其实也不可小视,因为急性肝炎也有转为慢性肝炎的可能。根据导致急性肝炎的原因不同,可以分为:病毒性肝炎、酒精性肝炎、药物性肝炎、中毒性肝炎等。
人们通常所说的肝炎是上述分类中的“病毒性肝炎”,根据致病的病毒不同,可分为甲(A)、乙(B)、丙(C)、丁(D)、戊(E)5型病毒性肝炎(分别由HAV、HBV、HCV、HDV、HEV病毒所致),其中以前三型(甲肝、乙肝、丙肝)常见。在这些肝炎中,甲型、戊型肝炎多为急性,但通常预后良好,治愈性高。它们以粪-口途径传播为主,多数由于饮用被患者粪便污染的水源引起,但不会通过日常接触传播。
乙型、丙型和丁型肝炎如不及时发现并治疗或者治疗不当,很容易转为慢性,并导致肝硬化和肝癌的发生;而丁肝又需要借助乙肝病毒的外膜蛋白才能完成自身复制,相当于有了乙肝这个乒乓球拍,丁肝才能被“拍响”。所以如果乙肝防治得当,丁肝也可以被扼杀在摇篮里。乙型、丙型肝炎的危害性是五兄弟中最大的两个。因此,针对病毒性肝炎的早期筛查和检测至关重要。
丙肝与乙肝虽然一个是RNA病毒,一个是DNA病毒,但它们都可以说得上是肝炎中的“沉默的杀手”,因为它们的最终目标都是致癌。在家庭群里经常提起的“肝炎”大多是指乙肝。的确,根据世界卫生组织估计,当前中国有8600万慢性乙肝患者,占全球慢性乙肝病毒感染者的三分之一。其中2800万人需要治疗,700万人因严重肝脏疾病和癌症发病风险需要紧急治疗。
中国的乙肝患者虽然相对数量较多,然而乙肝病毒的传播并不像感冒那么随便,它主要通过血液和血液制品、母婴、破损的皮肤黏膜以及性传播,而非经呼吸道和消化道传播。虽然乙肝病毒明确表示“清者自清”,不会通过消化道传染,但是偏偏急性乙肝有厌油、恶心、呕吐等症状,看起来似乎充满了可传染的病毒。在以讹传讹的过程中,人们对乙肝,也往往产生了“隔离”的抵触心理,这也是长期以来的误解和歧视。
慢性乙肝早期常常没有症状或症状较轻,患者出现乏力、头晕和食欲减退等情况,往往不会重视。只有严重到肝硬化或肝癌时,才会发现。比乙肝还要凶险的,是丙肝。目前全球丙肝病毒感染约为 1.6 亿,每年导致 25 万人死亡。据世界卫生组织推算,中国一般人群丙肝病毒感染者约 560 万,如加上高危人群和高发地区的丙肝病毒感染者,约 1000 万例。
和乙肝一样,丙肝主要经输血和针刺等体液传播,因此,大家完全不必对丙肝患者敬而远之。虽然传播途径非常有限,但丙肝的凶险之处在于,它的发病更加隐匿,几乎没有任何症状,而且慢性化程度非常高,只有不到20% 的病人可以自发清除病毒。当丙肝病人一旦出现症状,往往已经进展到肝硬化甚至出现肝癌了。预防肝炎攻坚战怎么打?
幸运的是,尽管肝炎深谙伏击战术,但如果能更早了解自己的肝脏情况并及时接受恰当的治疗,就能最大程度地防止肝硬化甚至肝癌的发生。目前,通过大规模实施乙肝免疫接种,中国的少年儿童群体中慢性乙肝病毒伤害下降幅度达97%,千万婴儿受到保护、免于感染。当然,如果不幸罹患乙肝,也不用过度担心。
《慢性乙肝防治指南》(2019意见征集稿)指出,治疗的目标是最大限度地长期抑制乙肝病毒DNA (HBV DNA)的复制,减轻肝细胞的炎性破坏和肝硬化,从而改善生活质量和延长生存时间。对于慢性乙肝患者(HBeAg阳性慢性感染者),可首选低耐药的丙酚替诺福韦(TAF)、替诺福韦酯(TDF)和恩替卡韦(ETV),这些成分的药物来治疗。
但对于丙肝来说,目前不仅没有疫苗可以防治,而且发病隐匿,绝不能单靠症状来判断和发现,更应该尽早筛查病毒,以免错过早期治疗良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