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给大家介绍的古菜,叫酱煨蛋,是江浙一带的名吃,也叫酱烩蛋。无所谓,用吴语念着都一样。其实这道古菜在今天非常常见,就是卤蛋。蛋是好东西,消化率之高,自然界中堪称魁首,是咱们最好的营养来源之一。可蛋这东西味道平淡,还有些腥气。白煮虽然好消化,但是实在味同嚼蜡,吃两顿就腻了。炒蛋口感倒是丰富些,不过吸油吸盐,跟啥炒就是啥味,也是乏善可陈。当然,这根本难不住勤劳善良又好吃的中华民族。
我们在吃蛋的竞赛上,一直遥遥领先,绝尘而去,比西方国家不知道高到哪里去了。这其中最丰富多变的,还得说腌蛋。不管酱煨蛋还是卤蛋,或者味道更丰富一点的茶叶蛋,本质都是一样的。先把蛋白煮到大半熟,再敲裂蛋壳,放入酱汁卤料或茶叶,给蛋入味。记得前两年,在一个台湾的电视政论节目,有大嘴客侃侃而谈,言大陆人穷吃不起茶叶蛋,引起了轩然大波。这真是滑天下之大稽。
这哥们大概是没去超市买过东西,主流泡面都比茶叶蛋贵好吗?!更何况以全球第二经济体的实力,就算人多,怎么会人均吃不上茶叶蛋呢?不去管无脑喷子的荒谬言论,有一点是挺有趣的——他衡量生活水平的基本单位是茶叶蛋。足见海峡两岸,只要是中国人生存的地方,腌蛋的地位就不可忽视。说起来,鸡蛋鸭蛋是个挺特别的食品。首先它只有一个细胞,不管多大,只是一个。很多人都认为蛋黄是细胞核,蛋清是细胞质,蛋清外一层膜是细胞膜。
说不定还有人认为蛋壳是细胞壁。其实这统统不对。只有蛋黄才是细胞,蛋黄和蛋清之间的蛋黄膜才是细胞膜。蛋膜、蛋壳和蛋清里负责减震的系带都是具有保护性、营养性的附属结构,并不算作细胞部分。至于细胞壁……你以为鸡是个素菜吗!鸡蛋结构一个完整细胞,两层膜结构,一个大硬壳,生的是液体,熟的是固体。这都是摆在烹饪面前的难题,也是我国人民朴素生物学实验的好场所。腌蛋的最低等形式就是卤蛋——它完全和生物学原理无关。
蛋煮成了固体,腌制就像河水泡岸堤,再高浓度的酱汁也只能侵入表面的一些层结构,很难达到里面。唯一的技术要求就是蛋壳要打裂,因为腌制只有几个小时的时间,所以要尽量减少阻碍。其实,把蛋壳蛋膜剥去再卤也完全可以。因为卤蛋不容易进味儿,所以香才是重点。用卤料、茶叶都是这个道理——反正里面都是白口的,就用嗅觉来欺骗一下自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