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节的传统与习俗

作者: 萧放

来源: 百科知识

发布日期: 2019-09-13

中秋节是中国传统大节,起源于月亮天体崇拜,明清以后节俗丰富,包括祭月、拜月、庆祝丰收、馈送月饼等。中秋节强调团圆,是家庭团聚的重要时刻。

人在千里,家在心里!吃一枚月饼,中秋团圆快乐。中秋是中国的传统大节,它的地位仅次于春节。中秋节是仲秋之节,在进入秋季的第二个月,以十五月圆为标志。这天正值三秋之中,故谓之“中秋”。中秋节起源于古老的月亮天体崇拜,日月崇拜是原始宗教的重要内容之一。古代很早就有祭祀日月的宗教礼俗。

日月分别为阴阳的代表,在时间上分属日夜,同时日月是构建历法体系的基础,季节上分属春秋,空间方位上属东西,五行中属水与火,二者相互配合、相互依存。

明清以后中秋节俗主要有:祭月、拜月,庆祝丰收。唐宋时期的中秋节主要是赏月、玩月,中秋是一般的社交娱乐性节日。明清时期节日性质发生变化,人们利用中秋节俗表达人们对丰收的庆祝。祭祀月亮时的时令果品,既是对月亮的献祭,更是对劳动果实的享用。

中秋节令典型的食品是月饼,月饼在民间称为“团圆饼”。以月饼为中秋特色食品及祭月供品的风俗大概始于明朝,在明朝初年中秋已有食饼习俗,但尚未称月饼。民间流传的元朝末年八月十五吃月饼杀鞑子的传说虽不足信,但至少部分说明了明初以来中秋吃月饼的事实。明代中秋节馈送月饼成为全国城乡宫廷民间普遍通行的重要节俗。

团圆是中秋节俗的中心意义。中秋为花好月圆之时,“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人们由天上的月圆联想到人事的团圆,因此中秋在古代被视为特别的“团圆节”。宋人的团圆意识已与中秋节令发生关联,明清时期,人们在思想情感上,对家庭更为依恋。中秋节民间尤其重视夫妇的团圆。出嫁的妇女中秋要赶到娘家与父母团聚,当天又必须返回夫家,与夫君团圆。俗语云:“宁留女一秋,不许过中秋。”

UUID: 6025f886-174a-49ad-a25d-3fe66d0b709e

原始文件名: /home/andie/dev/tudou/annot/AI语料库-20240917-V2/AI语料库/百科知识公众号-pdf2txt/2019年/2019-09-13_人在千里,家在心里!吃一枚月饼,中秋团圆快乐~.txt

是否为广告: 否

处理费用: 0.0030 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