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是世界上最常被人经手的东西之一,从小爸爸妈妈就一再叮嘱说钱很脏,钱上携带了各种致病细菌,摸完钱一定要好好洗手。这个问题不仅困扰着中国的家长,其实也令全世界人民十分头疼。对于这个可恨的问题,有一群科学家自告奋勇,他们不仅没有着眼纸币上到底有多少种细菌,也没有教大家怎样保护健康,更没有研究怎样改进现状,而是“对‘钱’不对事”,直接揪出了哪个国家的钱最脏,最容易传播危险的细菌,倒要看看是哪个这么嚣张。
科学家特意准备了钞票西装上台领奖,十分应景 | Ig Nobel Prize 视频截图
从培养细菌开始
事不宜迟。2012年,哈比普·盖迪克(Habip Gedik)等人在Canisius Wilhelmina医院的医学微生物研究室开始了这项伟大的实验。他们想要确认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和抗万古霉素肠球菌(VRE)这几种总给人惹来麻烦的细菌在各国纸币上的存活状况,以及摸到这些纸币的人被传播细菌的情况。
在第一部分实验中,他们将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抗万古霉素肠球菌(VRE)和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大肠杆菌菌落置于装有5mL胰蛋白酶大豆肉汤的培养管中,并在35℃下培养了24小时。然后,通过把每个培养管中的100μl涂在事先被紫外线灭过菌的纸币的不同区域,科学家将8组稀释物接种在了纸币上。作为对照,他们将100μl的所有稀释物接种在了哥伦比亚琼脂上。
在35℃温育24小时后,科学家们给所有菌落形成单位计数,并计算纸币的细菌数。
大肠杆菌生长的菌落(并不是这次实验的)| Wikipedia
对于实验的第二部分,他们将甲氧西林敏感的金黄色葡萄球菌(MSSA)和产非超广谱β-内酰胺酶大肠杆菌放入5mL胰蛋白酶大豆肉汤中,并在35℃下培养24小时。然后将MSSA的接种体分别涂抹在美元和罗马尼亚列伊纸币的一侧,两者事先均已通过紫外线灭菌。
大肠杆菌以同样的方式被涂抹在欧元和罗马尼亚列伊纸币上。在纸币干燥30分钟后,科学家给三个人的手用酒精消毒,并用无菌0.9%盐水洗涤,然后让他们分别接触摩擦纸币30秒。动作完成后,科学家把他们的指尖直接放在5%羊血琼脂平板上进行取样,并在24小时的培养期后给每个人建立半定量菌落计数。
罗马尼亚列伊:你们没有的,我都有
欧元、美元、加拿大元、克罗地亚库纳、罗马尼亚列伊、摩洛哥迪拉姆和印度卢比纸币被纳入了研究的第一部分。结果发现,罗马尼亚列伊一枝独秀,不负众望,生长了所有多重耐药病原体——MRSA,VRE和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的大肠杆菌。其他的则略逊一筹,加拿大元和美元只生长了MRSA; 欧元仅繁育出了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的大肠杆菌;印度卢比只有VRE。最厉害的是,克罗地亚库纳竟然没有生长三种微生物中的任何一种。
(请问你为何如此清高?)
请注意克罗地亚库纳的一行“ø”和它下面罗马尼亚列伊的一行“+++”。我怀疑作者你是故意把它们放在一起的。| 参考文献1
研究的第二部分,即传播实验,基于第一部分的结果得出了结论。结果表明,在接触了受污染的欧元纸币后,三位受试者中均未表现出传播的迹象。而罗马尼亚列伊和美元的细菌传播被成功观察到,且在与罗马尼亚列伊接触后,菌落形成单位的数量更高。(果然又是你)
注意最后两行,罗马尼亚列伊的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三位受试者的结果都是“++” | 参考文献1
钞票纸通常由棉纤维制成,这种材料能让纸张更有强度、耐用性和独特的手感。有时,棉花也与亚麻、蕉麻或其他纺织纤维混合在一起制成纸币。此外,与大多数印刷和书写纸不同,钞票纸中注入聚了乙烯醇或明胶以增强强度。
现在,也有聚合物(或塑料)钞票被开发出来,目的是提高其耐久性,并通过安全特征防止伪造,比如极难复制的光学可变装置。罗马尼亚、以色列、马来西亚和其他一些国家就采用了这种含聚合物的钞票。因此,很有可能纸币的材质也是影响其细菌存活的因素。
总得来说,罗马尼亚列伊上细菌的存活率最高,在干燥3小时和6小时后均生长了所有这三种微生物。不仅如此,罗马尼亚列伊是唯一在干燥了一天之后还能生长VRE的纸币。
这在理论上有可能导致罗马尼亚社区内的微生物传播。相比之下,美元和加拿大元显示出了显著和长期的MRSA携带,因此,这些钞票在社区内的使用可能导致金黄色葡萄球菌的传播。而最令人意外的是,克罗地亚库纳不会使任何所测试的多重耐药微生物生长,着实令人十分安心了。
那么问题来了:人民币呢?
这不是人民币,这是那传说中的罗马尼亚列伊 | Wikiped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