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定义科学家?
2018年12月11日,《美国科学院院刊》(PNAS)发表的一篇文章显示,科学家的“半衰期”(一半人离开科研界)从1960年的35年缩短到2010年的5年。也就是说,科学家“逃离”学术界的速度在加快。同时,越来越多“仍在坚守”的科学家不能从研究辅助角色(Supporting authors)转变为领导角色(Lead authors)。
这篇题目为“科学职业人群结构变化:短期从业人员数量增加”的文章由印第安纳大学教授米洛杰维奇、拉蒂奇和佐治亚理工学院沃尔什联合撰写。该研究系统分析了1960年以来天文学、生态学和机器人学科领域科学家的学术论文发表规律和最终的职业“幸存率”。研究指出,当代科学研究已经从过去小团队式的单打独斗模式转变为分工明确、角色清晰的集团化操作。
虽然后者更有助于科研成果的产出,但也“可能使某些领域担任辅助角色的研究人员饱受职业不稳定的困扰,不利于他们的长远职业发展”。
2019年9月3日,美国地球物理学联合会的共享科学项目高级专家、生物学家汉隆在PNAS发表评论文章,对米洛杰维奇团队研究中关于科学家的定义提出了不同看法。汉隆表示,米洛杰维奇文章中所用的表述可能会阻碍读者理解作者本想表达的意思。
例如,文章题目将“短期从业人员”定义为“离开学术界的任何人员”,而在文中,“短期从业人员”又类同于“短期科学家”;文章对一些词汇的定义同样有待商榷:作者对科学家职业仅限定在科研人员群体,只统计了科研领域的科学职业“幸存率”,只将近20年发表多篇论文的人定义为全职科学家,而离开学术界就意味着从科学家队伍退出……
汉隆指出,有些科学家在离开科研领域后依然从事科技交流和科学传播的相关工作,在一些情况下,他们发表的文章甚至比专职科研人员还要多。所以,终止科研工作的科学家并不意味着他们不再是科学家,因为他们可能通过其他途径为科学事业做贡献。
针对汉隆的评论,米洛杰维奇团队在同期PNAS进行了回应。该团队首先明晰了研究中对“科学家”的定义,即“为科学知识整体做出贡献以及参与科学(期刊)交流的个人”。
根据该定义,科学家不仅包括大学中的科研人员,还包括在政府实验室、工业实验室等部门从事科学研究并定期发表学术论文的工作人员。米洛杰维奇团队在回应文章中承认,从事课堂教学、行政管理以及就职于工业界的科学家为科学事业做出了贡献,同时指出该团队的研究只是描述当前学术界论文发表的持续时间缩短,科研团队“辅助人员”增多的现象,并无意于对科学家进行定义。
米洛杰维奇团队最后指出,科学家从科学相关领域向科学非相关领域转换的现象会更加普遍,并且时间会更加提前,而该团队的发现和汉隆的评论都提示,未来需要界定这种角色转变对科研生态的影响,及时发现问题并敦促政策制定者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
其实,汉隆和米洛杰维奇团队对“科学家”定义只是广义和狭义之分。汉隆所谓的“科学家”更像是中文语境中的“科学工作者”。
值得一提的是,争论双方都积极肯定了教学、行政和企业研发人员在科学知识传播、科研运行管理及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所做的的贡献。如果我们把科学事业看做一个系统工程的话,那么科学家就应该包括科学知识的创造者、传播者和转化者。因此,只要是秉承科学思维,传播理性声音,促进科技发展的专业人士,都可以被认为是科学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