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故里的“103”机

作者: 陈彬

来源: 中国科学报

发布日期: 2019-09-11

本文讲述了曲阜师范大学保存的我国唯一一台完整的第一代计算机“103机”的历史及其对计算机教育和研究的贡献。

长期以来,古城曲阜作为孔子故里,在国人心目中,一直都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之一。坐落其中的曲阜师范大学,也自然浸润了很多古韵气息。然而,在这座安静的校园中除了古风古韵之外,还陈列着一件特殊的“文物”,那是一台体型硕大、有些陈旧的机械设备。熟悉它的人都知道,这台编号为M103的机器,是诞生于1958年的新中国第一代计算机,在当时被人亲切地称为“103机”。

这台陈列在曲阜师大校园里的陈旧机械,也是我国唯一一台保存完整的“103机”。虽然经过一个甲子的岁月沉淀,这台机器已经不能运转,但它却静静守在这里,注视着中国计算机行业的蓬勃发展。曲阜师范大学的前身是1955年在周恩来总理关怀下创建的山东师范专科学校,临时设学于济南。1956年5月,经教育部批准,学校更名曲阜师范学院。1956年9月,曲阜师范学院由济南迁至曲阜。

也正是在这一年,我国的计算机发展史上,发生了一件“大事”。原来,早在上世纪50年代初,我国在制定“十二年科学规划”时,便提出了“向科学进军”的口号。时任数学研究所所长华罗庚提出,要研发我国的计算机。该意见几经讨论,最终由周恩来总理一锤定音:“依靠一个部门力量做不出计算机,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领导下,集中全国力量,难道还做不出来吗?

”科学规划委员会为此通过了“发展计算技术、半导体技术、无线电电子学、自动学和远距离操纵技术的紧急措施方案”,简称“四项紧急措施”。于是在1956年,中国科学院两次派团赴苏联“取经”,并订购了M-3计算机的图纸资料。经过八个月的转配和两个月的调试,我国第一台电子计算机于1958年8月1日完成了四条指令的运行表演,该机被定名为“八一机”,每秒运算速度为30次。M-3计算机的型号被命名为103机。

作为全国第一代计算机,103机只生产了41台。1964年,为了数学系教学需要,复旦大学党委副书记王零决定购置一台103机,很快,这台机器就开始承担起计算任务。但好景不长,“文革”开始后,复旦计算机机房的人员被分散在各处。103机也处于闲置状态,直到1970年,由于工农兵大学生进校读书需要上机实习,103计算机才又被恢复利用。此时,这台身处上海的计算机与地处山东的曲阜师大之间的缘分,才真正到来。

1973年,曲阜师大(时称曲阜师范学院)数学系的几位老师到复旦大学开会,在那里,他们见到了被淘汰的103机。是时,复旦大学已经更新了几代计算机,103机作为第一代机型,已被搁置一边,但对于曲阜师大的老师们而言,这台有些过时的机器依然是一件“珍宝”。双方经过交流之后,复旦大学数学系的老师们慷慨地表示,愿意将103机无偿送给曲阜师大。

于是,在那个没有高速公路的年代,复旦大学特意安排了两辆卡车,由三位老师陪同,走了整整三天才将机器运到曲阜。为了迎接103机的到来,当时的曲阜师大还参考复旦大学的机房设计,专门建起了一座二层小楼用作机房,在经过几个月的调试后,已经有些年岁的103机又成功运转了起来。这台老式计算机的到来,极大地提升了曲阜师大的教学水平。

据曲阜师大数学系教授高兰长回忆,当时,全校的工农兵学员虽没有开设计算机课,但为了让他们了解一些科技的前沿,老师们带他们参观了103机机房,并讲解了计算机的构造、原理和使用方式。“一直到77级和78级招生时,103机还在运行,用于计算机原理、流程的学习。” 此后,由于部件老化、维修困难等各种问题,103机停止了使用。当年存放计算机的小楼也一直闲置。

上世纪80年代中期,学校将编程室、机房室改为办公室,但机器却一直原封不动地保留着。直到本世纪初,那座小楼被拆除,103机被整体搬迁到了该校的图书馆大堂。作为目前全国唯一保存完整的早期电子计算机,103机在当时的工业条件下,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一如凝结起一段历史的老人。正如计算机史研究专家徐祖哲所说,“历史经常是生机勃勃的。

虽然今天的基础和技术条件和当年大不相同,但是科技创新、独立自主等理念,同样需要借鉴历史的经验。103机是曲师的财富,也是计算机人的财富”。

UUID: 97ffe0a6-2291-45c2-b504-2afe5b79fb00

原始文件名: /home/andie/dev/tudou/annot/AI语料库-20240917-V2/AI语料库/中国科学报公众号-pdf2txt/2019-2020/中国科学报_2019-09-11_孔子故里的“103”机.txt

是否为广告: 否

处理费用: 0.0045 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