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成立70周年记:中国航天谱下的华丽乐章

作者: 太空精酿

来源: 科学大院

发布日期: 2019-09-07

本文回顾了中国航天从1956年起步至今的发展历程,涵盖了长征火箭、风云卫星、北斗导航系统、载人航天、探月工程等多个重要项目,展示了中国航天在独立自主、科技创新、国际合作等方面的成就。

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中国航天,也已经走过63年。回头看来,它的每一幕依然激动人心。长征、东方红、尖兵、实践、风云、中星、神舟、天舟、天宫、悟空、墨子、张衡、嫦娥……这些航天任务单看优雅别致的名字已经让人印象深刻,而背后的成就更是不可思议。

第一幕:筚路蓝缕,以启山林。1955年,钱学森博士要回去一穷二白的新中国搞“航天”。他的归来,给刚刚成立的新中国带来了航空航天发展的最宝贵机会。1956年,国防部第五研究院成立,钱学森担任首任院长,中国航天正式起步。1970年4月24日,中国第一枚火箭起飞,成功将首枚卫星东方红一号送入太空。

第二幕:独立自主,自力更生。随着上世纪60年代的国际形势变化,苏联专家和投资全面撤离。中国航天都面临着巨大的困难。刚刚起步的中国航天尚未从襁褓中踉跄站立,便被迫走上了独立自主发展的道路。长征火箭的命名,来自1935年10月中国工农红军即将结束万里长征时毛泽东所做的诗《七律·长征》。

第三幕:风云变幻,人定胜天。中国发展了 “高低搭配”的风云卫星系列。八颗风云二号和刚开始发射的风云四号运行在距离地球赤道上空36000千米的静止轨道“登高望远”,另有四颗风云一号和四颗风云三号运行在距离地球表面几百千米高的地方“洞悉细节”,它们构成了中国洞悉风云的核心。

第四幕:天地通连,现代烽火。从最早期的东方红一号卫星实现单向广播功能开始,后续的中国通信卫星经过了从东方红一号到如今东方红五号卫星平台的快速进步。中星16号高通量通信卫星使用了Ka波段多波束宽带通信系统,通信总容量达到了20 Gbit/s。

第五幕:万象星辰,参天北斗。从上世纪末起我国就一直在攻坚这一航天核心技术。2018年,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实现了1年10箭18星的壮举。北斗有多个“三”的创新:三种轨道、三个频率、前后三代系统和卫星。

第六幕:天上宫阙,今夕何年?随着2003年杨利伟进入太空,世界载人航天领域如今已经有三个玩家了,而中国在载人航天领域的发展效率之高,可谓惊人。

第七幕:嫦娥玉兔,奔向月宫。2019年1月3日,嫦娥四号和玉兔二号成功着陆月球背面南极-艾特肯盆地,实现人类探测器首次在月球背面软着陆。

第八幕:新章伊始,华丽再续。我们还有:尖兵系列,为国土保驾护航;实践系列,验证一系列航天尖端技术;墨子卫星,洞察量子通讯的奥秘;张衡一号,揭开地震发生原理和影响的神秘机制;悟空卫星,探测宇宙中最深不可测的暗物质粒子;慧眼望远镜,通过X射线洞察宇宙深处的神秘……

UUID: 84f2ee37-d45c-42fb-a5ed-a00f3e0562c1

原始文件名: /home/andie/dev/tudou/annot/AI语料库-20240917-V2/AI语料库/科学大院公众号-pdf2txt/2019年/2019-09-07_新中国成立70周年记:中国航天谱下的华丽乐章.txt

是否为广告: 否

处理费用: 0.0069 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