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问你我国在学术领域有哪些国际性的人物,可能会有不同的回答,但是大多数答案都会是杨振宁、李政道、陈省身等这些科学家。而在这些科学家当中,不少有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很多都是美籍华裔科学家。众所周知,美国强大的经济、发达的教育和造就了良好的学术氛围。但是,在众多美籍华裔科学家中很多都不是在美国出生的,换句话说这些科学家在成名之前大都是从中国进行知识移民前往美国的。
据统计,在六十三位著名的美籍华裔科学家中,有60位是从中国(含港、台、澳)前往美国,仅有丁肇中、朱棣文、钱永健在美国出生。而在赴美前,有45人在国内完成了本科教育,之后在美国继续进行深造。在这63位科学家中,只有林同炎、贝聿铭为硕士学位,其余均为博士学位。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著名美籍华裔科学家多是中国移民而非美国土长这种现象?二战后,华人在美国科学界的崛起,提升了华人在美国乃至世界上的形象。
美国前总统卡特曾对邓公说过:“华裔人数之少,与其对这个国家贡献之大,不成比例”。1926-2011年,美国公民共有二百四十人获得诺贝尔自然科学奖,出生或生活在1926-1980年的美国华人共有8人,占获奖总数的3.3%。
而在这些美籍华人科学家,大都出身书香之家,家庭多为中国旧社会的精英家庭,他们都受到优质的教育,而朱棣文、钱永健,不仅是第四代来美的知识移民的后人,他们的父亲都是有影响的科学家,而且他们的母亲也都出自精英家庭和名牌大学。拥有这种家庭背景的华人在当时的美国也是屈指可数。所以能够拥有现在的学术地位,与他们的家庭背景和教育不无关系。
目前获得诺贝尔奖的华裔科学家共有8位,分别是杨振宁、李政道、丁肇中、李远哲、朱棣文、崔琦、钱永健、高琨。获得沃尔夫奖的有三位:陈省身、丘成桐、吴健雄。《知识分子》曾做过一项调查,对“历年在大陆接受教育后当选为美国科学院院士(不含外籍院士)”的人数做了一次统计,共26位。而26位院士所研究领域是生物学,还有6位物理学家、2位化学家、1位社会学家和1位统计学家。
下图是这26位院士的人才迁徙地图,从图中可以看到,这些院士均有出国留学的经历且大部分院士辗转在中国和美国之间。65%的学者辗转在中国和美国之间,另外有部分学者有在欧洲等地流转。从GCT华人美院士库(https://gct.aminer.cn/eb/gallery/detail/eb/5d1ad47e530c70f8b4ac053a)中我们可以看到关于26位院士的以下信息:
下面我们就来了解吴皓院士的求学经历:1982年吴皓考入北京协和医学院主攻临床医学,研究自身免疫性疾病——狼疮。这项工作使她萌生了放弃从医的想法——她想在免疫学领域里继续摸索前行,攻读博士学位。X射线晶体学虽然更多地属于数学和物理领域,但却能被用在解决生物学问题上。吴皓说,她完全被这个领域迷住了。
在1987年举行的一个国际生物化学会议上,她有幸聆听了一场来自普渡大学的结构生物学家迈克尔·罗斯曼的讲座,而罗斯曼正是这个领域的领衔科学家。讲座结束后,她直接询问罗斯曼是否有可能赴美随他攻读博士研究生的问题。在拿到普渡大学录取通知书后,吴皓放弃了即将唾手可得的医学博士文凭,前往美国。
之后在美国普渡大学迈克尔·罗斯曼实验室攻读博士学位,于1992年获得生物化学博士学位,并开始在哥伦比亚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2012年吴皓被聘为哈佛大学医学院生物化学及分子药理学教授,并担任波士顿儿童医院高级研究员,2014年被聘为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研究员。
吴皓实验室的主要研究方向是天然免疫相关蛋白的结构与功能,主要通过x-射线晶体衍射和电子显微镜解析免疫相关蛋白结构,从而阐释免疫受体尤其是天然免疫受体信号转导的分子机理。2015年当选为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之后,她一直致力于结构生物学研究,利用它攻克免疫学领域里的科学难题,造福人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