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顿被苹果砸中脑袋,然后发现了万有引力;瓦特看到开水使壶盖跳动,发明了蒸汽机;富兰克林在雷雨天放风筝测试闪电;爱迪生痴迷做试验被人打聋耳朵,终成发明大王……近年来,语文教科书选文出现了一系列争议,每到开学季,教科书上这些虚假的“科学家励志故事”都会成为网络议论的一个话题。这些故事被网友们无情地吐槽为简单粗暴的庸俗成功学。
语文教科书的选编客观上受到时代的局限,有时也表现出对所谓“经典故事”的将错就错。这其中还包含了对故事承载的意义与真相本身之间的取舍。
那些在人们的脑海中早已根深蒂固的伟大科学家的故事,很多已经由科学史学家确凿的考据推翻了。那么,这些失实的故事是不是教科书编写者杜撰的呢?至少在这个问题上,首先要承认,它们是有“历史渊源”的。
在美国科学史学家罗纳德·纳伯斯和国际期刊《科学与教育》主编科斯塔·卡波拉契主编的科普著作《牛顿的苹果:关于科学的神话》里,26位世界顶级科学家经过大量一手资料的考据,列举了27个看上去像真的“科学神话”。以“牛顿被苹果砸中脑袋”为例。20世纪70年代,伦敦《金融时报》一则广告这样赞誉牛顿:“在男学生的心目中,和落地的苹果永远联系在一起的那位英国物理学家,物理界因他而硕果累累。
”由此可以看出,牛顿和苹果的故事早就已经成为了“世界经典”。
中国的教科书为什么格外喜欢选用这类大人物年轻时候的故事,首都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论研究所所长石鸥在他的《教科书的记忆:1978-2018》一书中专门做过剖析。在他看来,大概因为用同年龄段的孩子来启发、引导小学生,更能够实现文学作品中的“共情”,觉得能更好地达到教化的目的。“如何来用这些故事,还得一分为二地看待。
”石鸥告诉《中国科学报》,如果已经经过考据、在学界已有共识的不真实的人物故事,绝不能出现在科学课的教科书中。清华大学科学史系助理教授胡翌霖也表示:“我们首先应该承认,科学是求真的,这是科学精神最核心的内容。如果我们用一种不在乎真相、真理的态度来传播科学的内容,这在根本上就是相互矛盾的。”
语文教科书选编的初心是美好的,但科学史学家在这个问题上的态度则要较真得多。
胡翌霖的观点是,我们暂且不去苛责语文教学中这些所谓的“经典故事”的真实性,根本问题在于,这些故事本身所承载的意义、传达的价值观是有所偏差的,会造成人们对现代科学的曲解。在他看来,这些虚构的科学故事往往存在一些固定套路:自然观察激发好奇心;科学发现需要灵机一动;科学的创造就要前无古人;伟大的科学家都是“无畏的斗士”;科学家生活贫寒,却能坚持艰苦奋斗。
罗纳德·纳伯斯和科斯塔·卡波拉契就指出,这些故事里的科学家大多研究的是自然历史或者自然哲学,而非如今所谓的科学。现代科学和“科学家们”曾经的工作存在非常大的差别。
石鸥曾经说过,教科书这一独特文本的意义不仅仅是为我们再现其所处时代的知识现实,还是再现那个时代观看世界的方式与意识形态。“一方面它受制于时代的局限性,一方面也要求它与时俱进。”石鸥表示,在可能的条件下,语文教科书选编的内容在科学性和真实性上也应该得到准确的论证,在相关领域科学家、科学史学家的审查把关下纠错、调整,从而保持教科书的权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