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了48万人之后,他们发现“同性恋基因”并不存在

作者: 麦麦

来源: 果壳

发布日期: 2019-09-01

科学家通过分析近 48 万人的数据,发现 5 个可能与同性性行为相关的基因位点,但这些基因所能解释的性行为差异不到1%,因此并不存在“同性恋基因”。研究显示,同性性行为受到多基因和社会文化因素的共同影响,且基因研究不应被用于预测、干涉或“治疗”性取向。

最近,科学家通过分析近 48 万人的数据,找到了 5 个可能与同性性行为相关的基因位点;不过,这些基因所能解释的性行为差异,还不到1%——所以它们并不是“同性恋基因”。同性性行为非常复杂,它受到许多基因的共同影响,而非某一个。另外,社会文化的作用也不可忽略。研究者认为,对于同性性行为,目前从基因层面的了解还很初浅。基因研究的结果,不应当被用于对性取向的预测、干涉或所谓的“治疗”。

大量与同性恋有关的基因,关联着人在性别特性上的丰富多彩。通常来说,我们认为,性取向是先天基因遗传与后天环境共同作用下的复杂结果。许多科学家曾经试图找出影响性取向的“同性恋基因”(gay gene)。然而,最新的研究结果显示,并不存在某个“同性恋基因”。这项研究于 8 月 30 日发表在著名科学期刊《科学》上,这也是迄今为止关于同性性行为最大型的研究,由美国、荷兰、英国等多个国家的科学家合作完成。

关于“同性恋基因”的研究,这不是第一个。先前已经发现,同性性行为可能会在家族中遗传,而且相比于异卵双胞胎,同卵双胞胎的性取向更一致;1993 年,科学家迪恩·哈默(Dean Hamer)发现,X 染色体上的一个片段 Xq28 ,可能是“同性恋基因”之一。

不过,过往的这些研究,大都存在样本量过小、结论难以重复等问题,而且研究对象多集中于男性;家庭和双胞胎的研究,虽然证明了遗传基础的作用,却没能找到一段与之相关的确定的基因。这次确认没有特定的“同性恋基因”。最新的这项研究中,科学家们分析了来自英国生物银行(UK Biobank)和美国基因技术公司 23andMe 将近 48 万人的样本(已获得研究对象知情同意),试图找到与同性性行为相关的基因。

他们发现了 5 个可能相关的基因位点,但结论却是——并不存在一个“同性恋基因”。5.6% 的受试者声称自己有过同性性行为,其他受试者则只有过异性性伴侣;研究者据此将他们分为两组。随后,研究者进行了全基因组关联分析:如果某一个基因位点上的核苷酸,在这两组人群中有明显差异(例如,在一组的样本中,该位点的核苷酸大多为 T,另一组则大多为 G),那么这个位点很有可能就与同性性行为有关。

在逐一分析了上百万个位点之后,研究者找到了 5 个在两组之间表现出显著差异的位点。其中,1 个位点的差异只存在于女性样本当中,2 个只存在于男性,另外 2 个则男女皆有。5个差别显著的位点对性行为差异的解释不到1%。既然找到了 5 个有显著差异的基因位点,为什么又说“不存在‘同性恋基因’”?随着研究的深入,研究者发现,同性性行为具有高度复杂性,所受的影响因素非常多。

这 5 个最显著的位点,对于同性性行为的影响其实很小。例如在男性上出现差异的 rs34730029 位点上,基因型为 TT 的男性,发生同性性行为的比例为 3.6%;而基因型为 GT 的男性为 4%,只多了 0.4%。这 5 个位点综合在一起,能解释的性行为差异也不足 1%。但如果将这上百万个位点综合起来,而不仅仅局限于最突出的这 5 个,则可以解释 8~25% 的同性性行为。

为什么差异最显著的这 5 个基因位点,能够解释的同性性行为如此有限呢?研究者认为,同性性行为受到非常多的遗传差异的累加影响,每一个基因差异单独造成的影响都很小;在目前的样本规模下,许多微小但有影响的遗传差异还无法被检测到。也就是说,我们所找到的这 5 个位点,其实只是影响同性性行为的遗传因素里的冰山一角。正如作者在论文中所说的,他们的研究其实进一步确认了,同性性行为的遗传背景是非常复杂的。

它受到多基因的影响,而并不存在某一个起决定性作用的基因,也就是人们所说的“同性恋基因”。想要通过基因研究的结果,来预测、干预,甚至是所谓的“治疗”同性性行为,都是完全不可能的。基因之外,研究者关注的,是同性性行为的遗传背景;但结果,他们得到的许多结论,却指向了社会文化范畴。一个非常直观的例子,是同性性行为在样本中的比例。

越年轻的受试者,自我报告有过同性性行为的比例越高;这可能是因为社会的开放性、对于性少数群体的接纳和认可程度正在不断地增加。男性的同性性行为比例也总是高于女性,这一方面可能源于不同性别的生理特征,例如性激素的作用;另一方面,可能也与不同性别在性行为方面所受到的社会规范有关。另外,23andMe 的样本中,自我报告有同性性行为的比例高达 18.9%,远远高于预计的 2~10%。

研究者认为,这是因为样本采集过程中,被试者要先同意参与研究,并完成一份关于性取向的调查;曾经有过同性性行为的人,可能更愿意参与这样的研究。在分析过程中,研究者把性行为简化为两类:有过同性性行为和从未有过同性性行为。但其实,“有过同性性行为”的人群,还可以细分为“少数为同性性行为”、“多数为同性性行为”、“完全为同性性行为”等,各个细分范畴汇总也存在部分的基因差异。

研究者认为,从基因层面来说,同性和异性的偏好,并不是非此即彼的二分法;意识到这种复杂性,有助于我们了解更多元的性取向,例如双性恋、无性恋等。这项研究并没有考量跨性别者、双性人以及酷儿群体中的其他人群,研究者认为,这是本项研究的一大局限。另外,受试者均为欧洲血统,只来自几个西方国家,并且年龄都在 40~70 岁之间。如果能够有更大的、更多元的样本,跨越过不同的社会文化背景,我们可以得到更全面的数据。

也有科学家对这项研究提出疑问。虽然认可研究者的巨大工作量,但曾在 X 染色体上发现了 Xq28 的迪恩·哈默认为,这项研究本身所解释的,并不是性取向的生理机制,而是受试者的冒险行为和对新体验的开放性。演化遗传学家威廉·莱斯(William Rice)也认为,研究的结论还不够清楚;关于性行为的探究,我们还需要更多的细节。一直以来,对于性取向与性行为的研究,既吸引人,又需要十分谨慎。

这不仅是因为它太复杂了,也因为不少社会文化仍对性少数群体存有歧视和偏见,甚至视之为非法行为;研究一旦被误读,可能会加深这种印象,甚至被当成预测、干涉或“治疗”的手段。研究者在论文中特别提及,他们在研究过程中,曾经与科普团队以及 LGBTQIA+ 群体接触过。他们不希望研究会指向某种歧视,也不希望对先天或后天所形成的性偏好定下什么结论。

他们希望,研究最终所导向的,是我们人类在性别特性上所具有的丰富和多彩。我们试着揭开遗传的秘密,从来都不是为了用基因划分人群,甚至把它当作歧视的论据。我们只是试着在不同的核苷酸里了解自己,理解每个人生而不同,然后尊重每种不同的色彩。

UUID: 29566902-a9d1-4684-abd0-a39b8eec591f

原始文件名: /home/andie/dev/tudou/annot/AI语料库-20240917-V2/AI语料库/果壳公众号-pdf2txt/2019/2019-09-01_研究了48万人之后,他们发现“同性恋基因”并不存在.txt

是否为广告: 否

处理费用: 0.0064 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