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黑不怼,科学家和媒体人终于开始试着了解和信任对方了

作者: 张双南、段玉龙、吴欧

来源: 果壳

发布日期: 2019-08-30

在“播报科学”活动中,科学家和媒体人探讨了科学传播的现状与挑战,强调了建立信任、有效沟通和创新传播方式的重要性。科学家们在科普工作中面临的顾虑,以及媒体在科学传播中的角色和责任,成为讨论的重点。

作为一名专业的科普媒体人,平时打交道最多的就是科学家了。有些人有刻板印象,觉得科学家十分高冷,不易接触。那么真实生活中的科学家是什么样的呢?科学家又是如何看待科普工作的?

在由中国科协科普部主办,果壳承办的“2019年度推动实施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项目”之“播报科学”活动中,北京人民广播电台主持人段玉龙,果壳副总编辑、中国科普作家协会副秘书长、科学松鼠会理事长吴欧,以及中科院粒子天体物理重点实验室主任、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研究员、“慧眼”天文卫星首席科学家、科普中国形象大使张双南坐在了一起,聊一聊在科普工作当中,媒体人和科学家的那些事儿。

说到科普,大家首先想到的就是科学家,因为他们是从事科学研究的,所以他们来做科学普及是非常合适的。但科学家们做科普也需要平台,才能让更多人了解到科学知识的宝贵,那么其中就少不了不少媒体人的串联。交流得多了,就会产生各种各样的问题。科学家们在和媒体沟通的过程中,是不是会有所顾虑,会有所担心,在他们看来,媒体所做的科普是什么样的?以及科学家们会不会毫无保留地配合媒体?

同时,科学家们也会担心自己的科学态度或者科学知识会被曲解,进而产生谣言。

段玉龙表示,在做节目时遇到了一些困难,比如在面对一些新闻事件时,如何能够请到最合适的科学家,让他们来到节目中和各位听众进行知识分享。张双南则提到,科学家做科学传播这件事情,从科学共同体的角度上讲,大部分科研工作者还是支持的。

但是在具体事情上,比如有某个科学的新闻、一个科学的事件,想找到一个科学家的时候,有时可能找不到合适的科学家,或者找到的科学家恰好没有时间。科学普及对他们来说纯粹是一个业余的事情,如何平衡科学普及这个业余活动与日常本职工作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吴欧提到,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发展,公众更愿意接受的内容变得越来越娱乐化,科普中也出现了很多漫画、短视频、Vlog、直播等方式,这些方式比传统写文章的方式更受欢迎。但在这个过程中,有的科学家会觉得一些娱乐化的内容缺乏科学性,不够严肃。张双南总结道,科学传播应以受众能够接受的程度为衡量标准,媒体人需要不断探索公众更喜欢的、接受度更高的传播方式。

张双南进一步指出,科学传播的关键在于“讲故事、接地气、抓热点”。受众喜欢听故事,科学家讲的内容要与受众有关系,并且要抓住热点,尽量将科普内容与热点结合,以提高公众的关注度。段玉龙也提到,科学家在面对一些热点事件进行解读时,媒体有时会进行断章取义,给科学家和事实造成很大影响,甚至产生社会谣言。

在谈到标题党时,吴欧表示,一个具有吸引力的标题是很重要的,但要适度,不能夸大其词或断章取义。张双南补充说,吸引人的标题是一个技巧,科学传播不仅要向公众传播,也要吸引同行的关注。段玉龙提到,科学普及的过程可能会得到科学共同体内部不同声音的反馈,张双南认为科学家在传播知识时应根据受众的不同类型准备不同的材料。

在互动环节中,吴欧和张双南分享了他们对科普行业的看法,认为科普是可以作为职业选择的方向,虽然收入可能不高,但行业内的机会仍然很多。他们也讨论了如何应对媒体误解科学家的观点,强调了沟通和交流的重要性,以及在传播中保持科学严谨性和准确性。

最后,张双南提到,科学家做科普是为了让公众了解科学,促进科学研究的发展,而媒体则在科学传播中扮演着重要的桥梁角色。通过建立信任,科学家和媒体人能够更好地合作,共同推动科学普及的进程。

UUID: b5aacf49-17ef-43cf-9fc4-8eceb210c27f

原始文件名: /home/andie/dev/tudou/annot/AI语料库-20240917-V2/AI语料库/果壳公众号-pdf2txt/2019/2019-08-30_不黑不怼,科学家和媒体人终于开始试着了解和信任对方了.txt

是否为广告: 否

处理费用: 0.0117 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