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议:什么是公平?儿童如何理解?

作者: 施佳鑫

来源: 知识分子

发布日期: 2019-08-27

本文探讨了儿童公平观念的形成,介绍了英格曼和麦克奥利菲等心理学家的研究及其理论,分析了儿童在不同情境下对公平的理解,并指出学界对儿童公平观念的起源尚无定论。

什么是公平?不同的人对这个问题有着不同的理解。成人公平观念受诸多因素影响,例如教育、生活阅历等,而儿童相对来说就比较纯粹。一些心理学家试图从儿童入手,研究儿童的公平观念是如何建立的。

心理学界一个比较主流的观点是,儿童的公平观念的形成大约始于8岁,这时他们开始对资源分配不均产生厌恶。今年4月2日,就职于美国耶鲁大学和德国哥廷根大学的心理学研究者英格曼和同事在国际学术期刊《认知科学趋势》发表的文章认为,儿童的公平观念在3岁就开始形成,因为那时候他们就开始进行一些合作性的活动。

英格曼等人据此提出了一个新的理论来解释儿童公平观念的形成。合作性活动让儿童觉得自己和同伴们应该得到平等的尊重,而平等尊重是公平观念的来源。假如分配的过程给予每个成员以平等的尊重,那么就算分配的结果不均等,他们仍能接受。也就是说,儿童看重的是分配的过程,而非结果。学术上称为“分配公平”。

英格曼等人的理论遭致一些同行的批评。

2019年7月5日,美国波士顿大学的麦克奥利菲和同事在同一期刊上写信,认为英格曼等人的理论存在不足。他们认为,把公平观念的形成完全归因于是否受到平等尊重不符合现实。合作性活动确实能让儿童开始思考什么是公平,但儿童绝非仅把自己是否受到了平等尊重作为唯一考量因素。分配的结果仍然重要。就分配结果而言,自己得到的比别人少,或是自己得到的比别人多,人类往往更厌恶第一种情况,不管儿童还是大人都是如此。

3岁的儿童在比自己的同伴得到更少的时候会表现出强烈的不满情绪,并会用言语表达,但假如他们比别人得到的多的时候,他们就不会如此。

麦克奥利菲等人在文章中提到,此前英国布里斯托大学团队的实验表明,如果合作性活动是以参与者贡献大小来分配结果的,贡献小的孩子往往会支持完全平等的分配奖励,而贡献的多的孩子会认为应该按比例分配。由此可见儿童的公平观念并非都是一致的。不同的合作情境下,不同的孩子会有不一样的对于公平的理解,有人侧重于结果公平,有人侧重于程序公平。这种当中的机制并非“平等尊重”就能解释的。

此外,当尊重与否不存在时,人们仍会厌恶分配不平等。根据麦克奥利菲和同事在2013年发表的研究,当受试的儿童独自参与实验,并没有被与他人相匹配成团队时,儿童仍然厌恶自己得到的奖励较少,而没有拿到较多的奖励,尽管没有拿到的奖励并不会被他人得到,这暗示着公平观念并非是一个社会互动的产物。麦克奥利菲还举了其他一些例子。

比如,普林斯顿大学的研究者们发现,当分配者是计算机完成的随机分配时,不管是大人还是儿童都拒绝接受不平等的分配。在这样的情形下,并无尊重是否平等一说,人们纯粹厌恶结果的不平等。另外,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的研究者的研究表明,在随机分配的情形下,人们愿意付出代价来换取结果的平等。

麦克奥利菲等人总结,平等尊重对于公平观念的形成的确重要,这意味着以往的研究忽视了不同的情境与文化。但想要用平等尊重来解释儿童的公平观念,恐怕是管中窥豹。

英格曼等人也写了文章进行回应。他们强调,并非分配的结果不重要,相反,结果是儿童判断是否受到平等尊重的依据。他们还指出,麦克奥利菲指出的那些尊重与否不存在的情境,并没有削弱他们的理论。假如不存在个体之间的互动,儿童们确实会关注自身所得到的结果时,但这并非关乎“公平”与否。此时儿童们所关心的是,实验操作者是否做了他们该做的?公平的概念在个体处于团体中时才有意义。

那么,对于儿童而言,究竟什么才是公平?究竟是结果公平,还是过程公平更重要?而这一公平观念源自于对平等尊重的诉求吗?这一系列的学术争论,正表明了学界对于儿童公平观念的起源尚无定论。

UUID: 5811c777-48c7-4e90-bfb7-0335494e4af0

原始文件名: /home/andie/dev/tudou/annot/AI语料库-20240917-V2/AI语料库/知识分子公众号-pdf2txt/2019年/2019-08-27_争议:什么是公平?儿童如何理解?.txt

是否为广告: 否

处理费用: 0.0039 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