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朋友的眼力,比我们尖多了。回家路上店家的广告牌新换了颜色,楼下草坪多开了一朵花,家里的桌子靠墙角挪动了些微,他们都能迅速发现。我们往往这时才恍然,“诶,还真是!”
为什么小朋友观察力胜过我们这么多?他们是怎么做到像海绵一样疯狂吸收周围的信息的?
最近来自《发展心理学》的研究从注意力角度提供了思路。俄亥俄州立大学的两位心理学家纳塞尼尔·布兰科(Nathaniel Blanco)和基米尔·斯劳斯基(Vladimir Sloutsky)主导了这项研究。他们想知道,让大人和4岁的孩子同场竞技谁学得快。结果发现,大人的学习新信息赶不上小孩子。
在这项研究里,34位成年人和36位4岁的小朋友分别完成同一个学习任务。简单来说,就是让他们在电脑上认“生物”。不过认的不是自然界的物种,是由研究者组装出来的“电子生物”。两种生物一种叫Flurps,另一种叫Jalets。大人和孩子们需要分辨出哪个是F,哪个是J。
我们来看一眼这两个生物。它们俩身体结构很类似,全身由7个部分构成,触角、脑袋、脖子,身体,两只手,双脚和尾巴。两者的区别只在这些部位的形状和颜色上。
在开始趣味答题之前,屏幕上会介绍两者的不同特征,帮助答题者学会分辨。有的特征很关键,做判断一认一个准,比如尾巴的颜色。F有橙色的尾巴,J则是蓝色的。有的不能保证全对,但大概率能对,比如触角的颜色,大多数F都有粉色触角。还有一类特征,介绍中并没有提到。是对判断起不了什么作用的特征,比如说脖子——F和J长得一样,都是黑色梅花形。
接下来,大人和小孩子们就开始答题了。答题分成两轮,第一轮学以致用,答题用刚学过的特征做判断,正确率很有保证。但到了第二轮,研究者开始玩花样,他们悄悄改变了答题窍门——之前没提到的特征变成了关键信息。这样一来,想用第一轮的方法进行判断,就全错了。
悄没声改规则,这不是坑人么?其实研究者就是想看看,在没有刻意引导的情况下,答题者会不会注意到那些看似不重要的信息。结果,大人们真的懵圈了。他们发现像尾巴这类特征不好使以后,换了概率特征做判断,但依然答题错误。关键的脖子特征,被他们忽略了。
大人为什么迷糊了?成年人被绕晕,是“习得性不注意”惹的祸。这是一种归拢注意力的方式。对于日常工作,成年人用选择性的注意力就足够了。他们会把注意力放在重要的信息上,对于不那么重要的信息会忽略。而脖子特征并未在介绍里提及,乍看过去也没有什么不同,就没能被大人们关注到。
小朋友们就不一样了,他们有注意一切的倾向。在第二轮,他们很快就开始用脖子特征判断了。即使一开始并没有任何有关脖子的提示,他们依然注意到了。这些4岁的小朋友,难以像成年人那样集中注意力,而是把注意力发散到了更多地方。
“直接的原因是他们的前额皮质发育不成熟,”斯劳斯基说,“广泛地分散注意力能帮助他们(小朋友)学到更多。这么想想,注意力不那么集中或许也有好处。在接触新事物的时候,发散地留意细节,会学得更快。在这一点上,成年的我们确实比不上小孩子。不过好在,研究者表示大人并非完全做不到这一点——有意识地不让思维偷懒,不止挑重要的看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