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在《细胞》上的一篇文章指出,古巴在2017年出现过一次大规模寨卡病毒暴发,而此次疫情此前从未被发现。研究团队通过佛罗里达州卫生署的报告,发现2017年从古巴回美国的人感染寨卡的人数上升;根据美国病例留存的寨卡病毒基因分析数据,他们推测古巴在2017年实际上约有1000至20000起寨卡病例,而当年古巴报道的寨卡病例为0。
2016年末,美洲度过了寨卡病毒暴发的高峰期。对于古巴疫情的延迟出现,研究人员认为,这是因为古巴政府曾在2016年前加强灭蚊,有效防止了寨卡病毒的传播;但随着后期防控的减弱,寨卡病毒最终在古巴延迟暴发。这一隐藏案例或许能解释之后在世界各地仍出现的寨卡感染疫情。
最近,隼鸟2号探测器携带的登陆器拍摄了龙宫小行星的新照片,揭露了其可能的成分及起源。
在这项发表于《科学》的研究中,研究人员发现龙宫小行星的岩石物质组成与碳质球粒陨石相似,照片显示龙宫的表面被两类巨石覆盖,分别为深色粗糙类和浅色光滑类。这两类的岩石均匀分布于小行星表面,表明龙宫可能是由碰撞后产生的碎片重新聚集而成。此外,照片还显示小行星表面没有任何尘土,作者认为存在一种尚未发现的物理机制能有效清除小行星表面尘埃。
人类卵细胞在受精后会在子宫着床,并开始从母体内摄取营养发育成胚胎。但科学家对人类胚胎阶段的细胞机制了解非常有限。在最新发表在《自然》的研究中,北京大学的研究人员在体外分别对着床前和着床后的胚胎细胞进行了单细胞测序,发现胚胎在着床后会立即启动再甲基化;并且整个基因转录组大幅改变,为细胞交互做好准备;同时他们还获得了女性胚胎中X染色体失活的细节。这些结果将让科学家更好地了解人类胚胎第一步发生了什么。
在发表于《天体物理杂志》(增刊)的研究中,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的科学家利用慧眼卫星上的X射线望远镜开展了X射线脉冲星导航实验,定位精度达到10千米之内,进一步验证了航天器利用脉冲星自主导航的可行性。相关技术可应用于未来的深空探测和星际旅行,为未来在深空的实际应用奠定了基础。
慧眼卫星是我国第一颗X射线天文卫星,于2017年6月15日发射,携带了高能X射线望远镜、中能X射线望远镜和低能X射线望远镜三种科学载荷和空间环境监测器,已得到了关于黑洞、中子星、伽马射线暴、引力波暴等的海量观测数据。
据国外媒体报道,谷歌旗下人工智能实验室DeepMind的联合创始人穆斯塔法·苏莱曼(Mustafa Suleyman)目前在休假状态,公司预计他将在年底之前回归。
DeepMind官方没有透露原因,但国外媒体指出,苏莱曼领导的一些项目存在争议。此前苏莱曼领导了DeepMind Health团队,该团队创建了一款用于帮助医生鉴定有急性肾损伤风险的患者的应用——Streams。但在2017年,英国数据隐私监管机构指出,该项目的合作伙伴伦敦皇家自由医院非法向DeepMind提供了160万份患者记录。
2018年底,DeepMind Health被并入谷歌的新部门Google Health,苏莱曼也被剔除出该部门的日常运营工作。
最新发表于《细胞》的研究中,研究人员从黑岩蝎的毒液中分离出一种名为WaTx的短肽毒素,能作用于神经细胞上感知环境刺激物并产生疼痛的“芥末受体”(TRPA1)。
研究发现,WaTx能直接从细胞膜进入细胞内部,通过结合TRPA1,促进产生剧痛反应的钠离子和钾离子的大量流入细胞,但能抑制导致炎症的大量钙离子的流入。在小鼠试验中,注射WaTx会出现剧痛,但不会出现肿胀等炎症反应。新研究揭示了WaTx在处理疼痛和炎症中的一些机制,为未来止痛药的研发提供了新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