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马达加斯加以东大洋底部的热液喷口附近生活着一种蜗牛。如今,这种蜗牛成为了首个因采矿威胁而被宣告濒危的深海动物。鳞脚蜗牛从海水中获取铁,并将其覆盖在壳及足部的骨片表面。7月18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将鳞脚蜗牛(Chrysomallon squamiferum)列入了它的濒危物种红色名录。消息发布时,多家公司正在申请勘探性质的采矿许可。
美国斯克里普斯海洋研究所的生物学家Lisa Levin说:“这则消息的宣布很重要,它提醒政策制定者,深海采矿对于生物多样性的可能影响。”鳞脚蜗牛只发现于印度洋的三个热液喷口,其分布总面积大约相当于两个美式橄榄球场的大小。在目前的三个喷口中,有两个可以在获得许可的前提下进行勘探。7月22日,Sigwart等人就鳞脚蜗牛被列入红色名录一事,在《自然-生态与演化》上发表了一篇“评论”文章。
来自日本横须贺市海洋研究开发机构的深海生物学家陈充认为,对于热液喷口那样的生境,哪怕只是一次短暂的勘探,都有可能让喷口遭到破坏,或是大量沉积物导致蜗牛窒息,从而摧毁鳞脚蜗牛种群。几十年来,矿业公司一直希望能提取热液喷口附近形成的贵重矿物和金属。当喷口喷出的充满矿物质的热水与寒冷的海水混合时,像锰和铜那样的物质就会沉积到洋底。
采集这些沉积物曾经被认为过于困难和昂贵,但如今技术上的进步让一切变得经济可行。国际海底管理局是负责规范海床采矿的联合国机构,它希望能在2020年之前出台一套相关的行为准则。在那之前,国际水域是禁止全面开采行为的。Levin告诫说,目前还不清楚濒危物种的存在会对采矿活动的规范产生哪些影响。她说:“国际海底管理局的相关守则仍在起草过程中,目前对这些环境指南应当是强制性的或只是推荐执行还存在争议。
”Sigwart和陈充相信,现在是提高人们对热液喷口生态系统脆弱性认识的大好机会。把鳞脚蜗牛列入红色名录只是第一步。陈充说:“出现在那个名单上对于政策制定者和普通老百姓来说都是有一定意义的。”Sigwart实验室的研究生Elin Thomas认为对决定鳞脚蜗牛是否应被列入红色名录的最大挑战,是要弄清楚如何评估生活在地球上最奇特生境之一的动物的灭绝风险。
当世界自然保护联盟考虑是否要在红色名录里添加一个新物种的时候,联盟的研究人员会检视若干可能导致该生物灭绝的因素,包括物种分布范围、物种生境的碎片化程度等等。但Thomas说,热液喷口自身的特性决定了它们只是一片相对较小的海底区域,而且只出现在渗进地壳的海水能够喷回到海里的地方,这导致了它们的分布较为零散。
在与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和其他研究者讨论之后,Sigwart团队确定了两个可以用来衡量深海物种灭绝风险的标准:有它们存在的喷口数量,以及采矿对它们构成的威胁。除了鳞脚蜗牛以外,研究人员还在对至少14个生活在热液喷口的物种进行评估,以确定是否有必要在年底前把它们也添加到红色名录里。陈充相信,一旦受到了红色名录的保护,投资就会对可能危害到濒危物种的项目退避三舍。
他说世界银行这类机构在受理贷款时,会考量申请项目对于红色名录物种的影响。但是丹麦奥尔堡大学的海洋环境政策研究者Holly Niner则认为,要想知道濒危动物的存在会如何影响到深海采矿活动的开展,目前还不好说。她希望负责制定守则的官员和矿业界能保护脆弱的生境,并将采矿作业转向相对不那么敏感的区域。
“脆弱的生境正在受到威胁,而我们研究人员并不能为那些生活在深海热液喷口的生物开展繁育项目,”Sigwart说,“我们能做的只有尝试就地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