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节”说鬼:“人鬼情未了”的故事,早在那时就有了

作者: 吴二棒

来源: 果壳

发布日期: 2019-08-15

本文讲述了“鬼”的形象在东亚文化圈中的早期发展简史,从先秦时期的鬼神不分家,到春秋战国时期的鬼神分道扬镳,再到秦汉时期鬼开始对人不利,最后到魏晋时期鬼的形象生动饱满,为后世小说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你所知道的“鬼”的形象最早是什么时候的?其实在东亚文化圈中,鬼的形象基本都能追溯到魏晋的志怪小说。而志怪小说自然也不是空中楼阁,前人为它打下了很深的基础。今天中元节,择日不如撞日,我们且泡上一壶茶,讲讲国产“鬼”的早期发展简史。

先秦时期“鬼神”不分家。“鬼”字出现得比“神”早,甲骨文中就已经有了。从人类学的角度来看,“鬼”和“神”都与原始宗教中的灵魂观念有关,同源而出,因此早期文献中往往有鬼神不分的情况,合称“鬼神”。

鬼和神的“分道扬镳”发生在春秋战国。《左传》记载了这么一件事儿:郑伯有被公孙黑等人杀害,九年后鬼魂出现在郑国,向凶手索命。子产对此解释道:郑伯有家大业大,吃香喝辣,最后竟然“强死”(不得善终),自然而然变成了鬼。

秦汉时期的“鬼”,开始对人不利。秦代的传世文献不多,但考古发现的简牍却不少。比如睡虎地秦简的《诘咎》记载了22种“死人之鬼”,包括剌鬼、丘鬼、哀鬼、棘鬼等。有趣的是,《诘咎》还详细论述了对付各种鬼的方法。

魏晋时期的“鬼”,生动饱满。魏晋不仅肯定了人死皆为鬼,而且鬼的形象也越来越生动饱满,为后世小说的发展奠定了里程碑式的基础。如《冥祥记》中宋协见到表哥庾绍死后的样子:“形貌衣服,具如平生。”

UUID: eeeb44dd-2124-4f26-80b1-938cf9dfe655

原始文件名: /home/andie/dev/tudou/annot/AI语料库-20240917-V2/AI语料库/果壳公众号-pdf2txt/2019/2019-08-15_“鬼节”说鬼:“人鬼情未了”的故事,早在那时就有了.txt

是否为广告: 否

处理费用: 0.0045 元